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日前和朋友閒聊,被問及在台灣見過最不安的景點在哪裏。

我即時浮起一個恐怖影像:一間(民間)叮噹專門店,而入面同時充滿韓國瑜公仔。為何兩者可以 crossover,背後充滿警世作用。

這間店的店長自然是叮噹粉絲,而叮噹問世於1969年,七十年代開始在台灣連載漫畫(台灣用《小叮噹》)。換句話說,如果是那個時代開始追隨的叮噹粉絲,今年可能已經六、七、八十歲。品味和判斷力,也可能被同代人污染,例如同時喜歡韓國瑜。

當時還是2020年,總統大選後不久,這間店依然貼著韓國瑜的競選海報、為韓國瑜打氣的「連儂牆」、韓國瑜後援會的文宣等等。很明顯,店長不只是一般韓粉,還要是狂熱型韓粉。

於是,店內一個一個的叮噹公仔、產品,旁邊很多都「配對」了一個一個的韓國瑜公仔和產品。詭異的是,遠望過去,還不容易覺察,因為韓國瑜公仔都是全身藍色,而他的禿頭、和叮噹的頭型,遠眺也近乎一模一樣。

韓國瑜拖狗,和叮噹喜歡一頭貓,也成為絕配。

就這樣,原本的黃色叮噹,被咬斷耳朵之後,慘被歸類為「藍營」。

如果叮噹的日本總公司知道有這間店存在,不知會否提控「侵害名譽」,或影響品牌形象。畢竟這間公司連「叮噹網」也要求下架,強調要劃一使用「哆啦A夢」,如果反而容許韓國瑜造成無數人童年崩壞,也說不過去。

不過真正令我不安的,不是這些。

叮噹為什麼慘被韓國瑜聯營,大概出自店長的「人類人工智能」,認為兩件物件具有同質性。而在網絡世界,人工智能 AI 的大數據,也會將所謂「大眾」研判有同質性的東西,並列在一起。然後看到的人,條件反射,就會覺得本來九唔搭八的東西、風馬牛不相及的人,都是「同類」。

從此,我每次看到自己的名字,都會想到這間店。

哀悼叮噹。

▶️ 獨立音樂人Keith:我要為《叮噹》隱世天才角色「出木杉」寫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26t6fgbJKQ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