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在香港,二、三十年前卡啦OK非常盛行,一度是跨年齡、跨界別、跨階層的日常娛樂。當時香港樂壇的流行曲幾乎一律是為「K歌」創作,因為這潮流才有機會大紅大紫的代表人物很多,例如楊千嬅。

但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香港的卡啦OK大規模結業,青少年也很少再去,變成一個中老年人的社交場所。

來到台灣之後,對這方面,卻有了不同理解。

台灣青少年似乎也不太去KTV(台灣的卡啦OK),但觀乎在台灣政壇、社會潛規則,KTV卻另有功用。由於台灣是民主國家,拉票、拜票風氣盛行,不少都在KTV出現,如何在KTV搞熱氣氛,可謂台灣公眾人物、企業領袖的基本功。

就算被記者拍到,也不會是什麼新聞,因為那是日常生活一部份。反而曲高和寡,會被選民視為離地。

不少台灣各界的和頭酒、或講數,也依然是在KTV進行,一來方便灌酒,二來在密室令人有安全感。由於台灣法律也很有口袋法的特色,不可能事事訴諸法律,很多時候,KTV就成為調解員的工作場所。

正如Netflix台灣選舉劇《人選之人》講述,由於KTV有了這些意涵,台灣青年學生除了普遍視到KTV為前輩的玩意,也往往視之為公幹,需要認真鍛鍊這門學問,必會有幾首飲歌傍身,而且必須是不同年齡都聽過的飲歌。(這套劇很精采,遲些會詳細介紹)

為甚麼香港的江湖事不會再到卡啦OK解決?相信一大原因,就是舊香港真的是非常英式的社會,需要用江湖方式「拆掂佢」的議題並不多,很少事情文件往來解決不了的,反而可以請叔父解決。而且舊香港的社會資本很少建基於老是常相見的「感情」,更多是建基於務實的工作交往。這方面必須承認,台灣的人情味是強得多的。

近年「新香港」最著名喜歡唱K的是哪些人?鄧炳強、曾志偉。舉一反三,卡啦OK再次流行香港,此其時矣。

▶️ 如可分身飾演自己:重溫反共金馬影帝譚詠麟主演的違反國安法禁片《假如我是真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Q-UiV3xk6Q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