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世界經濟正在轉型當中,不少地方都希望儘快邁向「智慧城市」,而在網絡時代,人口紅利是寶貴資產,南亞、非洲擁有大量潛能,人所共知,問題是局限極多,輕身上路不容易。近年非洲最成功轉型的知識型經濟體,正是大屠殺後的小國盧旺達,介紹過盧旺達總統卡加梅如何促進「大和解」,現在再看看他的未來規劃。

盧旺達獨立前是比利時殖民地,地小人多,人口高達1200萬,屬法國勢力範圍。這個國家缺乏天然資源,GDP 傳統上由農業支撐,但農民只有簡單工具,糧食產量也跟不上人口增長。先天已嚴重不足,但國內胡圖族、圖西族的衝突才是貧窮主因,到1994年終於爆發大屠殺,估計50-100萬人遇害,另有逾200萬人流亡鄰國。

大屠殺過後,由於人口銳減、基建嚴重受損,GDP大幅下跌,也難吸引外資。想不到如此百廢待興,卻冒起了一代軍事強卡加梅,逐步令盧旺達成為非洲相對先進的中等收入國家。

差不多十年前,世界銀行對盧旺達大屠殺後二十年的社會經濟進行全面研究,令外間對「盧旺達奇跡」全面瞭解。原來在2001-2014年間,盧旺達GDP 每年平均實際增長8%,比中國還高;經「購買力平價」調整的人均 GDP,也比大屠殺前的1994年水平翻兩翻。1995年,盧旺達城市化人口比率僅為5%;到了2012年,已接近20%。

在社會基建方面,盧旺達政府將40%以上的財政收入投入醫療、教育,人均壽命從2000年的48歲,大幅延長至2011年的62歲,初生嬰兒死亡率從上世紀末的12%,減至4%以下。盧旺達婦權也持續發展,議會有64%議員為女性,這一指標的世界均值為22%,學校的女教師比例也不斷攀升。

卡加梅近年正式提出將盧旺達建成「非洲新加坡」,連番向中國、新加坡、泰國等國專家諮詢意見。他在2000年正式提出「Vision 2020」,目標是在2020年前把盧旺達變成「知識型中產國家」,現在可算達標。正如盧旺達青年、資訊及傳播技術部總監Claudette Irere 介紹,政府明白讓民眾學會利用資訊科技,才是發展經濟的唯一途徑,所以決心從農業經濟轉向知識經濟。卡加梅有「非洲李光耀」之稱,自有其原因。

▶️《盧旺達鄉村生活日誌》作者Lafelle:「非洲新加坡」盧旺達如何走出大屠殺陰影,成為經濟奇蹟?(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wV9TBo7_s8

▶️《盧旺達鄉村生活日誌》作者Lafelle:不談種族、不談傷痕、不談政治 盧旺達強人之後,奇蹟能延續下去嗎?(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NN9rq2vZQA

*改編自曾發表於《信報財經新聞》文章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