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教授最近如何?終於有時間沉澱到,寫返幾段文字俾你交流下。

最近「新香港」同我「舊公司」都繼續荒謬,所以有感而發,希望引用當年的經驗俾大家做參考,做定心理準備。從「舊公司」掛頸牌遊行嘅「新猷」,再降低標準「搶人才」;到「恰十九歲的我」,再到四十七人案、出版人富察被捕,反思良多。

先講「恰十九歲的我」。

請教過電影圈中人,的確不少人認為製作團隊處理不同意公映學生的手法好有問題,
出事後公關亦差。但行內人普遍認為該片高質,覺得製作團隊不應該遭到圍攻,可能因為這樣,而投票給「恰十九歲的我」。個人認為製作團隊同圈內人不單被激怒,而且自覺含冤受屈,所以評審「頒咗先算」、制作團隊「攞咗先算」,以一吐烏氣,同以示團結。

這種sentiment 其實似曾相識,因為與我舊公司同事於2019年社運初期的心態,同出一轍。他們當中不乏有理有節之人,不完全認同6.12的執法、及同事的不專業表現,但以「團結」之名,而被按下不表。

其實更值得留意的是背後的操作。現在事後孔明的回想,6.12之後、7.21之前,警隊高層也好,阿爺也好,好像全無方向,同時卻無具體行動為事件降溫,只有每個週末無日無之的衝突,令雙方累積更多情緒…... 再加上現場衝突太多不確定因素,雙方的怨氣隨時爆發。

例如當時有位中層警司,據我所知,他本人真心相信officer and gentlemen 的一套 ,亦以身作則,幫助不少同事或真・有志之士投考督察,曾經請警隊內同人不要稱呼示威者為「曱甴」;亦有督察於行動訓示時,請同事嚴守政治中立,卻都引起「公憤」。

結果JPO (員佐級警務人員)於WhatsApp 群組公審他們。事後該警司不知何故被調職,而督察就噤聲,結果令中層管理層只能「小心說話」,避免類似情緒轉移到自己身上,開了極壞先例,令紀律崩壞。

的確無從證實其關連,但客觀效果,就是「團結」令應有的紀律鬆綁。及後7.21民情急劇升溫,衝突加劇,而一發不可收拾。此時某些宣傳機器大開,以抗衡民間言論,導致理性聲音被完全掩蓋。曾有多名警務人員於群組內稱7.21不能接受,但很快被其他同事的聲音掩蓋,說要「捉鬼」云云。結果 the rest is history,一切不能回頭…...

(待續)

▶️ 台灣聯電創辦人曹興誠、香港時事評論員蕭若元:中聯辦告知秘密輸入五百武警,鎮壓反送中運動(四之一,中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RNkNZ_soOw

圖片來源:立場新聞@Wikimedia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