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八旗出版社總編輯富察在上海被拘禁,這是一個月前知道的訊息。知道不是因為gossips,而是出版業務有關的工作原因。當時感到很震撼,但被告知他的家人很不希望公開,所以千萬不要公開。現在見媒體忽然鋪天蓋地報導這新聞,但願對他儘快獲釋有所幫助。

我認識富察多年,也非常欣賞八旗出版的書。他自由之前,先不談論這案。但從這案子,與及出現blame the victim的論述,也令人聯想到好些和香港人有關的思考:

記得問過陶傑幾次,他是否回港。他總是半開玩笑的說:如果回去國安不拘捕,怎麼辦?如果國安拘捕,沒有人會同情,政權不會覺得回去是有誠意,花生友會覺得自投羅網活該,「KOL」會網上抽水;如果完好無缺回港後離開,又會有人懷疑在香港和國安私下談了甚麼,有沒有篤灰,為什麼居然無事,一定係鬼。危邦本身已經勿入,何況還要加上全民民粹的文革大時代。

對他這番話,我深以為然。

我也勸過某些可以fall into this category的朋友,根據同一原則,暫時先不要到香港,或起碼不要來來回回,很容易裏外不是人,兩面不討好。

如果在外,是要做一些香港目前做不了的事(不一定是違法,可以純粹是不方便),邏輯上,又同時可以隨時自由往返,就很容易被研判:要麼海外做的事其實在「新香港」也可以做,那是在誤導海外協助的人;要麼在海外做的事隨時可以在「新香港」被捕,而故意犯險,那是對海外工作不負責任;要麼是可以被捕、而有把握不會被捕,那暗示了和「新香港」政權已經有默契。

無論是哪一樣,瓜田李下,都不理想。

然而在另一個角度,這類當事人,卻會看到上述幾個可能性之外的其他選擇,和另一幅圖像。心存僥倖,覺得依然可以兼顧,或低估了極權的邪惡,固然是答案之一(例如以「新香港」的標準,拘捕的門檻很低,大家都相信「總不可能每一個人都拘捕」)。

但他/她們也許會覺得,就算在「新香港」被國安拘捕,也是經歷大時代,不會影響自己在做的事,甚至反而可以更容易走下去,因為前路會更清晰。又或會覺得就算因為這樣,被另一方的國安懷疑,同樣也是經歷大時代,也會有很多同路人為自己不值,同樣可能更容易走下去。反正沒有任何結果是certain,還是不要有任何規劃為上,活在當下,然後「煮到黎就食」。

然後,若你是他們的朋友、夥伴,又會面對兩難。看見這種行為潛在有各種各樣的風險,無論是保持距離,還是在海外繼續共事,都不完美,都不安心。

也許,我們就是要習慣在這種世界的夾縫中長期生存。也沒有任何一成不變的 protocol。安心,不能再靠externalities。只能在心中。

願富察早日平安歸來。

▶️ 于非:為了香港人的未來,我們還可以做什麼?(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2kM6XyHaxQ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