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曾幾何時,「一國兩制對台灣的示範作用」,可算是香港「回歸」中國的一大價值,也是北京讓香港維持原有生活方式的誘因之一。這種「以小搏大」的槓桿作用,其實並非中國設計的獨家,而是以兩德統一前的薩爾蘭(Saarland)回歸為藍本:當然,中國官方一定堅持說「一國兩制是中國的偉大創造,獨一無二,不能直接和各國比較」,而薩爾蘭的歷史身份、回歸過程等,也確實和香港截然不同,不能直接對號入座。

但是「大統一」前的「小回歸」,卻充滿對香港、台灣的啟示,只是今天身在香港的人,一般對這段歷史太不熟悉而已。

薩爾蘭位於德國西南部,面積約2500平方公里,人口約100萬,是德國其中一個最細小的州,與法國、盧森堡接壤,昔日有豐富煤礦資源,並以德法雙元文化為特色。德國雖然認為薩爾蘭「自古以來」屬德意志領土,但是在一次大戰戰敗後,薩爾蘭被逼與本部分離,作為國際聯盟託管地,並由戰勝國法國壟斷當地煤礦開採權,自此薩爾蘭由國聯組織的多國部隊駐守。

根據國聯構想,薩爾蘭人民最終應通過公投,決定主權歸屬。這場公投在1935年舉行,當時納粹已經上台,而薩爾蘭不少左翼民眾對納粹不信任,加上納粹在公投造勢前期,頻頻以非常手段干預薩爾蘭社會,令人反感。唯後期納粹改變策略,大幅度收斂滲透,改作民族主義的正面文宣,終於取得「人心回歸」:最終超過九成薩爾蘭人投票支持回歸德國,國聯也予以承認。

這也是希特拉振奮民族士氣的第一擊。

然而薩爾蘭回歸德國後僅僅十年,又再次被逼分離。納粹在二戰戰敗,德國被戰勝國分區佔領,薩爾蘭被劃分至法國勢力範圍,再次從德國本部分離,成為「薩爾蘭保護領」(Saar Protectorate)。在法國統治期間,薩爾蘭有獨立自主的國際身份,甚至能夠和東西德分庭抗禮,獨立組隊參加世界盃,並以法郎作為官方貨幣。法國政府也希望以法國政治、經濟和文化塑造當地社會,達到最終吞併薩爾蘭的目的。

不過法國的努力,始終徒勞無功。隨著冷戰爆發,美英法三國佔領區組成的「聯邦德國」(西德)成為西方重要夥伴,美國有意扶植西德,法國不得不妥協。

1954年,法國和西德政府就薩爾蘭前途協商,共同擬定了一份引導薩爾蘭獨立的方案,在1955年付諸公投,薩爾蘭人卻以67.7%的比例,拒絕了這一提案。面對這一民意,法國和西德政府最終再次達成共識,這次輪到安排薩爾蘭回歸。1956年,法國與西德政府訂立條約,旨在順應1955年薩爾蘭公投的民意,安排薩爾蘭從法國控制中回歸聯邦德國,並規定1957-1959年為回歸過渡期,以免雙方順利交接。因條約在盧森堡簽訂,又稱《盧森堡條約》。

在「回歸過渡期」,期間法郎依舊作為薩爾蘭官方貨幣流通,直至1959年中,才被西德馬克取代。雙方亦同意在這時期,法語是教育體系第一外語(西德其他州份都以英語為第一外語),即便在1959年後,薩爾蘭的法語通用程度,依舊極高。當地的德法雙元文化色彩,也維持至今。

▶️ 黃台仰:德國總理為何千夫所指,依然堅持訪華?(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yPKfh8DdV4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