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汪精衛孫女何重嘉女士的對談,不斷強調汪精衛政權保全了淪陷區人民的元氣,是耶非耶,很難一刀切評價,卻難免令我想到一批人的名字,例如「新香港」在《港區國安法》下,選擇留下來的公務員,又或是「完善議會」「議員」。他們究竟是「厚顏侍敵」,還是「保全了新香港的元氣」?

於是,我想起了認識多年的AO,A小姐。

A小姐外貌甜美,成績驕人,曾駐外駐內,被視為明日之星。曾經有段時間,我們頗多交往,覺得她通情達理,不失為很reasonable的朋友。

《港區國安法》後,卻見她步步高升,而某日讀到一篇非常難頂、超越中聯辦template程度的表忠文,據說出自她的手筆。

已經多年沒有聯絡,但相信假如在平行時空,有機會互問近況,而沒有旁人、沒有人錄音,她必然這樣說:「我做好過其他人做啦,起碼我地有分寸,如果比班大陸人亂黎,咪崩壞得仲快。唔通你想成個政府散晒,中門大開,咁一般人咪仲慘?」

然而,假如是大陸官僚主筆,反而令一般人更容易有被硬入之感;AO始終是AO,英式用語畢竟殘留兩三分。而在大陸各省市,反而沒有官員同步對「國際大事」寫表忠文,偶爾也敢提相反意見。至於在「新香港」官場,據稱反而一言堂。

究竟汪精衛政權是「軟抵抗」,還是「積極配合日軍」?差之毫釐,可以謬之千里。

不少文獻記載,汪精衛本人確是不斷嘗試和日本據理力爭:歸還租界,取消治外法權,保境安民,甚至在佔領區內的教育制度恢復古學。這些動作,就像《港區國安法》前不少香港AO,雖然沒有一兵一卒,卻是根據有限的制度,盡力抗衡一套侵入式的異文化。

而汪政權少數握有實質兵權的將軍,即所謂「偽軍」領袖,對日軍都是陽奉陰違,同時半公開的與重慶國民政府建立關係,令治下地方變成緩衝區。其中一位名叫龐炳勛,本來是抗日名將,後來被包圍勉強降日,卻保持了自身實力,成為重慶聯絡員,日本戰敗後全師回到國軍,國共內戰後全身而退到台灣,開辦餐館安享晚年。

但與此同時,汪政權自然也有酷吏,成為日軍馬前卒,不但「依法」嚴厲執行日軍命令,還會「做多左」。典型例子是汪政權特務頭子李士群,掌管「七十六號」,成為與戴笠齊名的恐怖大師,汪精衛對他也無可奈何。

究竟在「新香港」,「留下來的人」是純粹躺平、按章工作搵兩餐?盡力在可控範圍內軟抵抗、盡量保住元氣?還是主動奉迎配合、張開雙腿?單看外型,旁人並不容易分辨,只能祈求各憑良心。

但如果真的要分辨,A小姐很難不被歸類為後者。相識一場,一嘆。

▶️ 汪精衛孫女何重嘉(二):汪精衛怎可能是漢奸?有甚麼國可以賣?賣國求得甚麼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GpoHJJFSp0

原文發表自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pinglun/shenxuhui/sxh-02072023133425.html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