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母親婚後繼續在《大公報》英文版工作,幾年之後,遇上香港頭等歷史大事:中英前途談判。

事實上,自從《大公報》社長費彝民的靠山周恩來離世,與及鄧小平搞改革開放,香港《大公報》又要從新尋找定位。當國際媒體開始堂而皇之走進中國大陸,國際交流不再由香港《大公報》獨家壟斷,英文版和它的一系列週邊體系的存在價值,不得不被檢討。於是左也好、右也好、甚麼都好,能否在香港前途談判新聞做出獨家特色,就成為一大考試。

在八十年代初,費彝民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大公報》陷入半無人駕駛狀態。但《大公報》英文版在他的兒子費大龍管理下,卻爭取到半獨立王國的空間,更有資源發展。其中一大創舉,就是決定派出常駐特派員到英國前線,採訪英國各界對香港前途談判的動態,以免被自由派媒體壟斷前線話語權。

要一間報館派出常駐海外聯絡員,經費上是不簡單的事情;通常有國際突發新聞時,派出記者兩週,已經是極限。媒體的一般做法是找一些在地記者當特約,按稿發薪,這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安排。但《大公報》英文版因為種種原因,卻決定增設完整的海外headcounts,設立駐英國辦事處、駐美國辦事處,由香港派出員工各一負責,算得上大灑金錢。就算是今天的《大公報》資源百倍,也沒有這樣做。

本來英文版首選派到長駐英國的代表是我母親,幾乎是度身定做。畢竟她當時還年輕,而且在同輩當中英文最好,和上司的關係也很好,而這樣的經歷,對任何新聞工作者而言,都應該是難能可貴的機遇。我母親當時卻是堅決拒絕,她說唯一的原因,就是不想長期離開家庭和剛出生的孩子。

我想假如她未婚,以她對工作的認真,卻是一定會去的。

結果,《大公報》英文版派了另一位同事N女士到英國。想不到就這樣,她就留在倫敦至今,整整四十年。

這位N女士的父親大有來頭,是香港某左派旗艦學校的校長,她被派到英國的時候感到很大壓力,一來是英文的原因,二來同樣不希望離開家庭。不過她和我母親不同,丈夫也是在左派機構工作、從事金融,於是她開出條件:去英國可以,但要安排她丈夫一起去。於是,有關方面又居然真的安排了一份在英國的中資銀行工作給她丈夫,這種機構有需要時,怎樣神通廣大都可以(無需要時自然是另一副嘴臉),又再一次證實。

雖然母親沒有到英國,但整個主權移交的英國政壇動向,她還是相當熟悉。那些甚麼柯利達爵士的名字,我自然也是首先聽她談起。當時陶傑在英國的BBC中文部工作,對那段歷史也是終生難忘。

後來《中英聯合聲明》簽訂之後,《大公報》英文版駐英國代表還沒有被撤下來,甚至到了英文版結業,代表處還得以保留。那位代表住英國多年,已經入籍,女兒也下嫁英國人,可算落地生根。不過她依然思想非常愛國:本來她是我母親的好友,我到英國偶爾也會拜訪她,直到2019年,母親感到她明顯要和「我們」切割,令她感到很不是味兒。我也不好給甚麼反應,只是無語就算。

《大公報》駐美國的代表名叫張少威,我大學畢業時曾在彼邦相見,後來他回到香港,在大專院校任教新聞,可謂修成正果。那個駐美國代表處應該正式撤銷了,駐英國那個是名存實亡還是什麼,就不清楚。反正今日的《大公報》沒有任何自主性,官方顯示的「全球網絡」其實都是使用國家體系,說是說得很大,實質上卻又可以說甚麼也不是,就算了。

▶️ 全方位讀通香港「回歸悲劇」頭號罪人:「英國親中國師」柯利達爵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IO-HKNu4Ds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