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多年前在一間台灣舊書店,買了一本薄薄的《出使越南記》,出自胡璉將軍本人手筆,今天已成古物。後來有機會來到台灣的胡璉紀念館,認識了胡璉將軍的後人,看見好些實物之餘,從第一身角度重新認識這段國際關係與台灣、香港的互動,才別有體會。

胡璉將軍是國民黨對中共作戰期間罕有的長勝將軍,後來也是他負責抵抗金門砲戰,在今日金門,依然是神一般的存在。國軍潰敗之際,他曾經負責用「自己的辦法」招募一支「反共救國軍」,不少成員都是來自香港的國軍難民聚居地調景嶺,前後有幾萬人之多,可見在這位名將心目中,香港從來都是「反攻大陸」第一線存在,也提醒了港英政府不能苛待台灣在港勢力。

問及他招募調景嶺國軍的軍餉從何來,原來就是向沿途的銀行或商號發「借據」,然後直接拿錢,很有「做大師不拘小節」的風範。

時空一轉,到了1964年,也就是金門砲戰之後數年,台灣算是站穩腳跟之際,蔣介石忽然任命戰功顯赫、但毫無外交經驗的胡璉將軍,出任中華民國駐南越共和國大使。一方面,這是歷代帝王的「杯酒釋兵權」策略,擔心他功高震主、尾大不掉,在台灣內部障礙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接班;另一方面,這也是借重他的軍事經驗,希望通過美軍大規模捲入越戰的機遇,看看有沒有可能開闢第二戰場,乘機「反攻大陸」。

當時中華民國和美國簽有《共同防衛協定》,理論上,如果台灣被攻擊(金門、馬祖等外島不在條約涵蓋範圍內),美軍是要出兵協防的。假如北越軍隊攻擊台灣、或台灣代理人(當時台灣還有一支緬北孤軍在滇緬邊境滋擾),而中共被捲入,這就是蔣介石夢寐以求的第三次世界大戰。蔣介石其實很希望派國軍到越南助戰,令越戰成為繼韓戰後,台灣另一次重生的機會,只是被美國阻撓而已。

與此同時,南越政權是美國的盟友,整個東亞、東南亞有一道清晰的鐵幕,圍堵著北韓、中國、北越,它們的另一半,自然是南韓、台灣、南越、英屬香港。加上當時中南半島的柬埔寨、寮國都未赤化,政權也是親美與中立之間;印尼、馬來亞則成功「清共」,屬於美國的冷戰盟友;假如從越戰這端突破,起碼騷擾中國邊境,也不是沒有機會。

意外、但又意料之內的是,有了上述戰略背景,胡璉的外交生涯,居然頗有成就。到了越南才英文進步神速的他,不但成了南越華僑僑領,也因為自身的戰功受到尊敬,成為南越各國大使團的團長。一時間,如此迂迴的反攻大陸戰略,居然頗有希望,也令越共決定把他暗殺。雖然胡璉大難不死,卻證明了他的存在價值。而在南越,胡璉成了西方盟友串連的中心人物,他對抵抗共軍的心得,對南越軍隊而言,也比美國軍事顧問的建議來得落地。

當然,最後南越共和國還是崩潰了,美國在尼克遜、基辛格的「現實主義」主導下,放棄了整個政權,也令台灣「反攻大陸」的最後夢想破滅。因為南越和台灣的淵源,大批南越人來到台灣,形成了一個台灣內部的越南社群至今,有點像2019年後大批香港人來到台灣一樣。

▶️ 胡敏越、桂天:那些年,胡璉將軍招募反共救國軍的調景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74HcG8p7rA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