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作品的說話》MV 開初有一個片段,是一堆蠟燭放在十字架旁,而在最後姜濤和一眾的舞者都在祈禱。配合這首歌曲反戰的主題,最後的禱告既是對世界和平的盼望,亦是對死難者的默哀,是一種與苦難者的「連結」;這種連結的對象其實不限於烏克蘭的難民,甚至貫穿時空。

歌詞提及五件作品如下:「可記得見證半個廣島炸碎了那張照片,勸你去猜想世界無國界那一闋歌,少女困斗室晦暗裡記 載那一本書,有這些作品[......]可記得曾融和天與地、東跟西繪於一面圍牆的噴畫,圓圈裡那撇與捺加多一 戙而成的標誌」,也就是廣島被原子彈轟炸後的照片、約翰連儂(John Lennon)的反戰歌曲《Imagine》、Anna Frank 被納粹囚禁時寫的《安妮日記》、 柏林圍牆的七彩塗鴉、來自 Gerald Holtom 以旗語創作的反核符號。據沈旭暉的分析,《作品的說話》的核心價值是反極權,並不只是單單的反戰而已,因為這五件作品背後的歷史事件,都有一個指涉反對專權政制的意含在。[12] 

從本文上一部分的分析中,其實亦可見歌曲與「反極權」的關係。若我們帶着這一點再看多一次 MV,正如李照興所言,這篇作品是間接隱喻了2019 年的抗爭事件。[13] MV 取景點是商場,但一開初的一幕給人一種像地鐵站入口的感覺, 而商場、地鐵站,正是反送中抗爭的重要場景,再者不少苦難者於 MV 中休息、痛哭的場景,其實與理大圍城的片段極之相似。

既然這首歌是反專權政體,如軍國主義的日本、納粹德軍、 共產東德政權,那麼為何又不會呼應 2019 年的抗爭呢?因此這首作品所橫跨的時空極廣,所有呼應的歷史事件,都有一個向心的核心理念:反對由上而下的極權管治模式。在這些事件中, 死傷者不計其數,因此 MV 中,亦是哀悼當年因為政權的自私不仁,而最後死於非命的人。哀悼的連結不限於當下,橫渡歷史長河,與死去已久的亡靈連結。

據列維納斯的理論,這種哀悼,亦有「他者倫理」在背後。他認為他者肉身雖死,但隨時可往返主體生命中,以向主體問責的姿態出現,要主體負起責任,回應他者的痛苦,由此我們又可見那種「他者倫理」在;它可使主體反思一系列的問題,如為何一些政體可如斯不仁?我又可做甚麼呢?透過這些反思,從而令主體肩負起歷史責任,帶來扭轉歷史的可能。[14] 

姜濤和他的團隊想透過 MV 要群眾回憶哀悼的事,不限於香港,又或今日的烏克蘭,甚至是要與世界各地昔日發生的大事扣連,正如 MV 中一個戰爭的場景巧妙地與 2019 抗爭並置。因為不論今古中西,這些事情背後的成因是基本上大結構相似,始作俑者是專權政體。既然大家面對的敵人一樣,那就可以連結在一起。時代的黑暗悄然迫緊,但在 MV 中黑暗之時,依然有人點起火光,手執火光的人除了姜 濤外,其實有外國人在,這兒未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正正表達了 2019 年「we connect」的理念:無分國界,大家都是共同體,秉持共同的理念前行。以「記憶」對抗「遺忘」,不要活在政權以血痕所構建的虛茫「美麗新世界」,從歷史中得到啟發,反思自己究竟要怎樣走下去。

這固然既是為了自己,亦是為了死去的無辜生命,不要讓他們白白犧牲。當年他們,如 Anna Frank、活在東德鐵幕下的人,在如此艱難的黑暗時期亦沒有放棄,堅持一些既有的人類文明核心價值,顯出人性光輝;如果我們放棄,自覺會被他們謾罵指責,良心過意不去, 這就是「他者倫理」的體現。簡單而論,「反極權」、「人類共同體」這些母題,依然貫穿於 「悼念」、「追憶」中。歌曲透過追憶各種的歷史事件,與過去連結,教大眾反思存活於世 上義所應為之事,自己應肩負的歷史責任,改寫「將來的歷史」,這點上留下積極意義。

總結

姜濤受「他者倫理」影響而創作《作品的說話》,創作背後有一份對世道的憐憫,對戰爭的反感;而「他者倫理」亦影響其是次作品由 MV 到歌詞的創作風格。除外,相信姜濤自 己亦是因為這幾年世界發生的事,如黃藍割裂、中西交惡、台海緊張,下意識反對由上而下的管治模式,又討厭社會、世界持續敵對的關係,在種種情感積聚下,才創作出這首作品。那當然這些情感,姜濤自己未必可清楚意識得到。

本文以上比較集中於討論歌曲背後承載的理 念或擁護的價值觀。基於所述及的情感,他及團隊在 MV 中有意無意欲透過「他者倫理」帶出的訊息是:反對專權政府,建造一個不分你我的共融世界,即「連結」(connection)。即便姜濤自己清楚這一切,但亦不可對人明言,只可說「愛與和平」四字。他同時希望香港人 多加注意俄烏戰爭,勸籲戰爭發動者不要再為一己私利而作害人之事,不要以戰爭分化人類 這個群體。大家其實都是命運共同體,應多體會其他人的痛苦,為人設想。

綜合而論,於主題、理念上,「連結」這個核心理念於當中貫穿,甚至這種連結是不限於時空的。他們以史作引,喚起歷史深谷英烈亡魂的吶喊,望擊起思想上的激盪迴響;不忘他者之餘,反思當下, 放眼將來,聚時空中散落的點點星火以燎原。

[12] 沈旭暉:《[國際歌]姜濤《作品的說話》:久違了的國際視野與反戰主題曲如何彰顯價值觀?》,載頻道 《堅離地球‧沈旭暉》,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ZwVr_XLMqc

[13] 李照興:〈從林子祥到姜濤:香港流行音樂中的普世「大主題」〉,載於 Facebook 專頁「B 鏡:流行世界的 自由 connect」,2022 年 5 月 6 日,連結:https://fb.watch/cWS4mv69Ai14 駱頴佳:《情感資本主義:從情感獨裁到情感救贖》,頁 122、132。 頁7

▶️ 姜濤《作品的說話》:久違了的國際視野,與反戰主題曲如何彰顯價值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ZwVr_XLMqc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