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既然身為「香港公司」在國際社會的好處這麼多,邏輯上,中國大陸公司要得到「香港公司」這身份,理應十分困難,或起碼要有一定門檻。然而在香港主權移交之後,現實上,這種「究極變形」手術卻出奇地簡單,猶如一顆維他命丸,就能得到回春手術的效果,然而在公共論述,因為種種原因,鮮有正面談論。

任何資金要在香港成立公司,無論是香港人的資金也好、中國大陸資金也好、國際資金也好,都是同樣手續,非常簡單:繳交非常低廉的公司註冊費,任何護照持有人都可以出任董事,唯一屬於「香港」的條件,不過是要有一個香港註冊地址(這可以是郵箱、可以是無數單位合租的辦事處,輕而易舉),和一個香港登記的公司秘書。換句話說,香港連像新加坡那樣,法例規定所有新加坡公司必須有新加坡人當董事的一類規定也欠奉,更不用說對股東有任何要求。只要在網上隨便搜索,就可以找到林林總總的「中介人公司」,為中國大陸資金提供上述一站式服務,數千元就可以華麗轉身。

這樣一來,根據正常邏輯,任何人都可以預測將會發生甚麼事:既然價廉物美,大量中國大陸資金紛紛成立「香港公司」,「走出去」,但很多卻從不思考為什麼「香港公司」可以享有不同待遇,從不善加珍惜這個品牌,反而處處破壞香港核心價值,殺雞取卵,令國際社會逐漸發現,「香港公司」不過是中國控制的白手套,完全扭曲了當初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認知和信任。

近年台灣當局的朋友私下不時透露,越來越多「香港公司」都是中國大陸資金控制,即使是拿香港身分證的,不少也是特快渠道取得的「新香港人」,根本就是為中國大陸投資者度身訂造的捷徑。台灣的憂慮,既有安全考慮,也有「新香港公司」在商業層面是否誠實可靠的考慮,深感是時候撥亂反正。同一道理,假如中國大陸資金進一步濫用香港品牌,就算美國企業短期內短視實利,美國等西方政府會否長期繼續香港的特殊地位,亦未可知。

假如國際社會要保持對香港品牌的信任,但北京控制的「新香港」特區政府又「必須」把變成香港公司、新香港人的門檻訂得那麼低,是否除了「攬炒」,就無計可施?倒不是的。

舉一例子:年前美國以國家安全一類考慮向國企中興開刀,是為中美貿易前哨戰,最終雙方和解,條件是中興要在三十日內更換董事會、管理層,未來十年都要在「暫停」實施的禁售令之下營運,同時必須僱用美國商務部挑選的外部合規格監督員等。美國自然沒有權限指令中國公司必須如此,但自然有權不批准任何公司在美國營運,結果中興就不得不就範。而這裡的「外部合規格監督員」,就是負責把關(gate-keeping),處理合規審查(compliance),查核資格(due diligence),防止洗黑錢、漏稅、走資、違反禁令、違反制裁一類行為出現。重點是:這些工作,從來都是既懂得和尊重國際法律、又不會墨守成規的真香港人的強項。

▶️ 延伸視頻:「新香港」成為「邪惡軸心金融中心」再下一城:「新香港」如何淪為緬甸殘暴軍政府白手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3y4Xq3I1sc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