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5. 在這次選舉,藍營網軍的另一個宣傳重點,就是任何談論兩岸關係、國際議題的候選人,都是離地、不知民間疾苦的。在地方選舉,這一著似乎頗為有效,和外間期望選民會就「抗中保台」表態的氣氛大相徑庭;不過在總統大選,相信就是另一回事。民進黨本來以為可以利用習近平的文攻武嚇、佩洛西訪台等去催票,但從民調可見,台灣選民反而覺得這是執政黨沒有心搞民生的證據。至於在微信世界,則不斷軟性、曲線宣揚「抵抗無用論」,這不容易令藍營多了選票,但對中間選民失去投票動力,恐怕則多少有效。

6. 由於台灣人對現政府處理民生有怨氣,來自執政黨的醜聞就會在選戰被放大,反之屬於反對黨的醜聞,卻會被相對同情。這場選戰的轉捩點在幾個月前就出現,蔡英文欽點新生代林智堅選桃園市長,林不久被指論文抄襲,結果引來極大震撼,要退選收場,影響到蔡英文的威望,也提升了反對陣營的士氣。與此同時,剛當選新竹市長的民眾黨高虹安同屬新生代,也被揭發一堆不大嚴重的醜聞,例如領取OT沒有申報之類,但炒作不起來,選民反而覺得是政治打壓。其實以台灣的大陸法,很像中國大陸的口袋法,要完全符合所有法規做每一個行動的人幾乎沒有,任何候選人要找出這類毛病,都非常容易,會否發酵,就全憑公關和危機管理;如果處理得好,隨時反過來,成為民望飆升的關鍵。必須說,這反映了民進黨這次不大懂、或不大認真處理選舉,反而國民黨、民眾黨的選舉技巧卻越趨成熟,要進攻時毫不留手,要防守時打悲情牌,這本來都是民進黨的制勝手段,現在都被對家完全學會了。

7. 不過綠營選戰打得差,明顯部份也是內部互相傾軋的結果。蔡英文不會再競選連任,但她的接班人尚未完全確定,又要親自督師負責選戰,結果一失利,她自己的派系就成為半跛腳鴨。而民進黨不同派系大舉爭位,又只能對準親自部署這次選戰的黨主席(也就是蔡英文本人)搞權謀。加上疫情期間,總有利益分配不均的批評,民進黨內部同樣有這類爭奪,這次選得不好,其實有不少民進黨人心中暗爽。而這種民進黨的內鬥,在未來一年只會白熱化,也不排除會有人出走。不過直到推出共主之後,民進黨各派系就會在總統大選槍口對外,like it or not,這從來都是民進黨創黨以來的傳統。

8. 2018年韓國瑜的成功當選,被認為與中共大舉滲透台灣地方網絡、協助提供大量資源予深藍樁腳有關。但這次選舉經歷了疫情封關的兩年,至今還未完全開放,國民黨還是大勝,就反映了上述理據必須修正。修正的不是說對岸資源的角色不重要,而是恰恰相反,原來就算沒有太多親身交流,這個結構也依然非常成熟。台灣選舉很燒錢,民進黨的金主在大陸市場會被全面封殺;國民黨的金主就算不一定喜歡中國大陸,捐錢卻沒有後果、而且扶植了國民黨上台,自己也會穩賺。一來一回,差別就會出來。地方政府雖然和中央議題無關,但這次民進黨只剩5個縣市執政,在北部全軍覆沒,這對下屆選舉的資源調配,可能構成深遠影響。事實上,中共一直努力切斷民進黨資金流,這方面的威脅絕不能低估。

▶️ 延伸視頻:國民黨國際部副主任黃裕鈞:國民黨必須走親美路線,才有出路(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pu-CSKjU64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