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由李怡前輩故居的賣書消息,不期然令我想起一位已故學術前輩,年前突然在香港機場猝死的陳明銶教授。

陳教授是歷史學者,離開香港前在香港大學任教,在八、九十年代非常活躍香港社會,認識不少香港各界人士。然後他移民美國,在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負責一個研究香港的檔案室,自己和年邁母親相依為命。他差不多每年都會回到香港一次,幾乎每次回港都會找我,我也曾到史丹褔大學那裏探望過他。這位前輩像一位老頑童,生平有很多有趣故事,有機會再分享。

有一次,他非常認真的和我說:他希望把在美國家中的全部藏書賣掉,開價大約是五萬美元或幾十萬港元(具體數字忘記了,總之不是大數目),希望這筆錢可以協助他的口述歷史研究,要我介紹有興趣買書的有心人給他。我本來以為他說笑,但他說了很多次後,才發現是認真的他的藏書都是和香港研究有關的文獻,雖然我沒有看過具體清單(相信清單也不存在),但大概可以想像,就是一間二樓書店的規模。即使是平日見面,他也會隨手拿出一些手寫文獻,貌似雜亂無章,其實亂中有序。

我找過幾位有錢人,答案都是「錢不是問題,但書我不要了,就當給他養老吧」。然而陳教授這方面的自尊心極重,視他的藏書如珍寶,必然不可能接受,何況其實他來自很好的家庭背景,生活從不是問題。他曾對我說:作為學者他沒有什麼財富,唯一剩下來的就是「陳明銶」三字,更是不能造次。

他大概沒有估計自己走得那麼早,我不知道他最終如何處理那批藏書,更不知道這批書的最後歸宿如何。我每次想起,都有些後悔:假如是現在,我會二話不說將那批書買下來,然後再算。

在「新香港」擁有寶貴藏書的朋友,千萬不要堆田,總有有心人有辦法、有心願將文獻保留下來的。畢竟歷史是屬於我們的,也是屬於他們的,但是歸根究底,是屬於我們的。

▶️ 延伸視頻:藏書家鄭明仁:舊香港不是文化沙漠,而是文化殿堂(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iVW2cgYF3k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