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由於香港作為自由港和中轉港的特性,可以將中國大陸不同「市集區」連結到海外,而濱下武志透過與中國經濟史關聯的角度探討香港的國際經濟史,正是將大英帝國經濟研究的框架,通過香港切入亞洲視角探討。關於大英帝國經濟與東亞、東南亞的關係,濱下武志認為把握作為中心的英國,和作為外圍的殖民地兩者之間的相互關係是很重要的,香港、新加坡等關鍵殖民地在當中扮演了聯繫腹地的關鍵角色,從而提出了三點論述:

首先,以大英帝國作為中心的資本主義體制,通過逐步擴張,把其他地區納入其商品資本市場,這裏包括了香港等殖民地,與及香港這英國殖民地連結的八大腹地,從而建立了一個全球性市場。第二,英國以外的歐美列強也會透過把亞洲變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擴大自身的勢力範圍,並與英國勢力有機互動。其三則是亞洲社會論的研究,不限於殖民地的經濟,同時需要認識亞洲社會的固有特質,去理解西方殖民帝國在亞洲的經濟角色。[1]

濱下武志認為,歐洲勢力並沒有在亞洲製造新的貿易網絡,而是參加了亞洲傳統已經存在的交易、移民、匯款網絡,使得其自身勢力得到擴大。[2] 他亦強調應該從亞洲內部歷史架構討論亞洲近代發展,其中來自南方的地區關係網絡和歷史,是洞察亞洲變化的重大線索,因為香港以及世界各地的唐人街,正在建立互相聯繫的網絡。透過研究貿易及金融媒介的中轉地,即新加坡和香港的歷史,就可以分析印度--中國經濟圈對歐美及亞洲各國的影響。[3] 

濱下提出香港在歷史上,始終被作為中國華南經濟的一部分,同時扮演著英國遠東政治的經濟據點,此外亦不能忽視香港連接東南亞和日本的作用。由於香港自身經濟結構的組成,不但是工業中心,並同時具備農業、漁業等面向,這樣的經濟結構,與前章談論過的香港拓地歷史息息相關。於是香港經濟就出現了以下五點連結腹地的功能:(1) 作為中國對外貿易的中轉站,進口外國制品並出口中國製品;(2) 作為中國沿岸轉口基地,進行中國不同地域間進出口中轉,並連接華南及東南亞,構成華僑經濟圈;(3) 進行東南亞及東亞的轉口貿易;(4) 從事本地相關產業的貿易,包括原材料進出口及製成品出口;(5)作為區域金融中心。[4]

例如1902年,香港商會的紀錄同樣強調了香港對鄰近腹地的中轉性質,除了指出香港作為中國進行對外貿易的媒介,同時也補充了貨幣相關資訊,這可謂貨幣戰爭的雛型,很值得今天詳細導讀。[5] 當時世界上90%的本位貨幣是黃金,中國則是白銀,而香港兩者皆接受,令金銀的交易增加了香港資金吸引力和流動力。這種情形至20世紀初才有所改變:透過與英屬新加坡的聯繫,香港和新加坡分別確立了銀本位、金本位制,至1935年中國取消銀本位為止,期間兩地分別承擔了亞洲地區經濟的接續和轉換作用。香港和新加坡作為大英帝國的貿易中轉站,各自均有廣大腹地,分別為中國華南經濟窗口、及馬來半島經濟中心。且兩地均是華僑或印僑聚居地,商人更能夠形成由下而上的網絡,加上同為英國殖民下的自由港,這些都是構成其金融中心地位的關鍵因素,結果,香港和新加坡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就在通過金融體系鞏固腹地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6]

[1] 濱下武志。1999。《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朱蔭貴、歐陽菲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215-216。

[2] 濱下武志。1997。《香港大視野:亞洲網絡中心》。馬宋芝譯。臺北:牛頓。頁14-16。

[3] 濱下武志。1999。《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朱蔭貴、歐陽菲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220。

[4] 濱下武志。2006。《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清末海關財政與通商口岸市場圈》。高淑娟、孫彬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頁257。

[5] 濱下武志。1999。《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朱蔭貴、歐陽菲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253-255。

[6]  濱下武志。2006。《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清末海關財政與通商口岸市場圈》。高淑娟、孫彬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頁270-271。

▶️ 延伸視頻:日本文化協會榮休副校長侯清儀:被遺忘的早期日港關係:明治維新也是香港國際化起源(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Xz9RZJF5to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