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舅父在初中時,被外公、外婆送到中國大陸讀書,不久就適逢文化大革命,自然就是意料之外的悲劇命運。但為什麼他要好地地從香港走到中國大陸讀書?

母親的官方版本,強調外婆是擔心舅父在香港太難管教,加上當時在政府工作的舅公被派到廣州,說是可以就近照料,於是就毅然前往。母親一向習慣將所有家庭故事都予以「非政治化處理」,但這個版本的疑問非常多:外婆很痛惜這個小兒子,加上他又體弱多病,不會希望他不在身邊讀書。而且他們本身來自飽讀詩書的大家族,對教育很重視,不可能覺得六十年代的大陸教育比香港的好、左派的教育比港英的好,否則就不會把母親千辛萬苦送到教會學校。

後來認識了一些舅父的同屆同學,再和一些《大公報》知情前輩談過,基本上得出一個結論:那些被派到中國大陸讀書的香港左派子弟,基本上都是作為「人質」看待的。

在六十年代開始,即反右運動之後,香港的左派機構空間逐步收緊,新華社香港分社加強了對左派員工的「思想教育」,包括「鼓勵」他們派子女到中國大陸讀書,以免受港英「帝國主義」教育「污染」。《新晚報》總編輯羅孚的兒子羅海雷在寫兄長的傳奇時,列出了一個表,詳細講述《大公報》、《文匯報》等高層派子女到中國大陸讀書的名單,幾乎人人有份,其中就有我外公派他兒子的記載。

一位後來在《大公報》做到高層的auntie回憶,外公、外婆在《大公報》因為屬於「舊人」關係,一直都得到比較客氣的對待,直到「反右」之後(張季鸞就是反右期間被死後算帳),才開始受到無名壓力。那時候,本來相對開明的南來左翼文人受到更多規範,報館內把子女送到大陸讀書逐漸成為一種壓力,連社長費彝民也「以身作則」,把女兒費斐送回大陸(還要是離開香港的一流名校),人人都不敢逆潮流。假如外公拒絕,被算「家族總帳」,後果就難以預料。

大家都明白,要香港子弟到大陸讀書、還要是一窮二白的大陸,各方面都不會容易適應,畢業後的出路也比香港的左派學校更差。在大陸除了學習「鬥爭」、包括「鬥爭」父母,就一事無成,更不用說有任何國際視野或英語能力(除了極個別例外,例如直接可以到周恩來家學習、走進外交學院的費斐),但又可以怎樣?當時好些在香港讀書讀得很好、發展得很好的左派子弟,就這樣到了大陸蹉跎歲月,例如《大公報》總編輯李俠文的女兒已經是嶄露頭角的鋼琴家,也要回到大陸讀書,失去了不少發展機會。

為甚麼中共要這樣安排,除了是進行「愛國教育」,據舅父一位同學憶述,其實也是要這些香港左派員工有人質留在大陸,才安心讓他們工作。這和中國歷朝歷代、乃至日本德川幕府的禦下手段,一模一樣。在五十年代,《大公報》發生過才子周榆瑞叛變投奔自由案,自然有不少人被問責;而最有效防止這類事情發生,根據中共思維,自然不是自己改變,而是要下一個想投奔自由的左派中人投鼠忌器。又有甚麼比自己的子女在大陸當人質,更能控制鞭長莫及的人?

舅父後來的命運,成為外公、外婆的一大心結,我想當中肯定有後悔、內疚的成份在內。但這種內疚,又不能宣之於口,只能不斷掩飾,盡力彌補,可惜歷史就是不能回頭。除了又是那一句:這是時代的悲劇,又能如何?

▶️ 延伸視頻:傳統左派元老後人吳力波:上山下鄉學習心得:深入最基層的共產黨,與國民黨有何不同?(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xMKlxLt4jc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