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我的直系長輩當中,外婆的祖先家族曾幾何時的環境似乎最好,處於當時的社會上流階層,衍生了不少傑出家族成員。然而這樣的背景,在另一時空下,卻會成為「歷史問題」和「原罪」。為甚麼雖然外公來自舊《大公報》張季鸞家族,我們家中卻那麼迴避政治,也沒有對我灌輸甚麼愛國立場,了解到幾代人的心理包袱和家族故事,才能有更立體的體會。

外婆只有我一個外孫,非常痛錫我。而且她不同外公或祖母,是非常感情外露、大情大性的人,很有上海灘大姐風範。她家族的人都叫她「大姐」。初時以為這和左派圈子被濫用的「大姐」稱呼一樣,不過是一個名字,後來才知道,她確是出身在一個大家族,而在這個大家族之中,她確是一個「大姐」。由於我在台灣有不少外婆家族的親戚,和他們做了口述歷史訪談,才對這個家族多了認知。

這些親戚憶述,張家全盛時期,是無錫一個染布商人大家庭,全家上下包括旁支,全都住在無錫一個大院子。所以叔伯兄弟、二房三房之間,只要是同輩,都互相以兄弟姊妹相稱,而外婆由於是長子的長女,就成了所有人的「大姐」。致富的是我外婆的祖父,他們家族稱之為「大老爺」,家中有私人老師,很重視教育,所以張家雖然是經商,後來卻出產了大量各種立場的知識份子。我外婆懂英文,有洋名「Lily」,懂聲樂,這在那個時代的女性當中頗為罕見,原來就是大家族的教育成果。

大家族的另一特徵,卻是家族婦女都煮得一手好菜。雖然大家族會有傭人,但家庭教育會讓女孩子都懂家務,而且由於每日要開飯的人數極多,久而久之,工多藝熟,煮飯的手藝就久經訓練。到了她們各自下嫁、成家立室,都能夠把家族廚藝發揚光大。我外婆最拿手的是煮家鄉的獅子頭和無錫肉骨頭,我從小到大吃過不少。

按時光軸推算,外婆生於1920年代,她的祖父、即我的太太公大概應該生於1860年代,而到了經商致富,相信是1890-1900年的階段。當時是洋務運動後期,上海、江蘇一帶是中國最洋化、最現代化的地方,由於有列強影響和「保護」,在動盪的社會環境當中,反而產生了獨特的生命力,對後人也有難以磨滅的影響。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