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喪事當喜事辦」既然是中國國粹,「中國香港」自然也漸得真傳。

據說「新香港」政圈流傳這樣一個「願景」:只要習近平在二十大連任成功,就會出現人為沖喜,而美麗新香港也會連帶受惠。

在中央層面,習近平已經事先張揚會在11月與美國總統拜登見面,拜登也承諾配合演出,而「11月」明顯就是連任永續之後的里程碑。疫情爆發後,習近平已經沒有出國訪問過,挑選拜登來宣示自己「全球復出」,相信是象徵「G2」確認、地位「永續」的標誌性典禮。

為了顯示「形勢一片大好」,「在習近平領導下戰勝疫情」,當連北韓也已宣佈「戰勝疫情」,堅持「動態清零」的中國那時候要是改變政策,也不為奇,反正「真相」都是官媒說了算。要是中國人民忽然可以去旅行,經濟活動重新恢復,民怨也會得到一定釋放。假如那時候台灣還未開關,而在台灣選舉前相信是不會開關的,中國「戰勝疫情」,還能夠反過來施壓。

如果中國真的在二十大後對實質上的「病毒共存」開綠燈,香港若在落實「紅黃碼」政策後,取消檢疫隔離,或將之變成名存實亡(例如「0+7」檢疫日期),也不是不可能。政策一取消,11月香港主辦的「全球金融峰會」就少了技術障礙,國際銀行家缺席就沒有了最好理由;打算同期進行的國際七人欖球賽,屆時也可能無需「閉環」進行。

這樣的「喜氣洋洋」氣氛,最適合政權宣佈「由亂入治」。要反擊這場大龍鳳、大外宣,不能再販賣2019年的悲情,而必須更動聽的「真香港故事」突破同溫層,去流傳世界。有幾個月時間準備,就看屆時的公關戰有何結局了。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