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新晉演員馮皓揚憑《媽媽的神奇小子》飾演傷殘運動員蘇樺偉,榮獲本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可謂實至名歸,演技無庸置疑。事實上,這部電影的演員都非常用心落力,劇本則非常大路,似乎這也是新時代的主旋律公式:在微觀層面提供正能量,但時代背景、社會背景並非沒有,卻因為「你懂的」原因,只能意會。

儘管如此,電影還是隱藏了不少可供不同角度閱讀的暗號。

印象中,沒有讀過報導說蘇樺偉家庭是新移民(如果是,通常政府已經高調宣傳),翻查網上紀錄也沒有這類記載;電影則明確交代他們一家來自廣州,他患上黃疸病,首先也是由廣州醫院診斷。

這安排固然可能是為了兼顧中國市場,令這位「中國香港」運動員在2008年京奧奪金時,較不會被中國網民質疑「愛國」問題;而電影中的蘇樺偉雖然也遇過童年欺凌,但都與新移民身份無關,也可以是暗示香港歧視問題並不嚴重。

不過最可供思考之處,還是一個what if 提問:假如蘇樺偉是中國大陸傷殘運動員,一生的路徑,會有何不同?

在殘奧,中國近年在獎牌榜拋離性地一枝獨秀,像剛過去東京這屆獲96金排第一,第二位的英國只有不到一半的41金;在蘇樺偉奪金的2008年北京殘奧,中國也是第一(89金),第二位的英國同樣不到一半(42金)。一方面,這反映「舉國體制」訓練傷殘運動員的「優越性」,假如蘇樺偉在中國能被發掘,應該也有同樣佳績;但另一方面,「舉國體制」對傷殘運動員(甚或一般運動員)退役後的照顧,則往往備受忽略。從這角度看,蘇樺偉在香港,至今得到安穩生活、廣受社會認同,就是一條闊路。

那蘇樺偉在香港被發掘之路,沒有舉國體制,又是怎樣開始的?電影有一個有趣小插曲,說他本來未夠年齡參加跑隊,但經手職員願意提供「方便」。這種情況,雖然在中國大陸可能是常態,在舊香港則很少發生,可以說是暗示根據香港的一般情況,蘇樺偉有可能被埋沒,從而反映制度的僵化;但也可以說是嘉許香港人懂得在制度內尋找彈性,畢竟職員也不能偽造證件,最終還是要有可以authorize「特事特辦」的人承擔的。

電影花了不少篇幅,講述傷殘運動員因為和一般運動員「同工不同酬」,獎金低得多,不得不花更多時間接廣告幫補生計。這條線,基本上就是劇情後半段的主軸。其實就算是明星級健全運動員,運動生涯也是短暫的,也很難抗拒成為明星拍廣告的誘惑,退役後的保障也是非常缺乏。

這除了又回到社會保障網的討論,還有一個市場問題:在香港,起碼蘇樺偉可以拍廣告,退役後可以在偶像劉德華的影迷會工作(當然這也是互相宣傳的各取所需),反映香港對傷殘運動員的接納程度,正大大增加。為什麼會有市場?除了因為金牌效應,其實社會也需要icon去宣傳「傷健共融」的公共設施,社會這種潛移默化的改變,對比幾十年前,就非常明顯。但與此同時,電影也反映香港社會對傷健人士的支援尚有大量不足,例如蘇樺偉無疾而終的「感情線」,就是典型社工應該負責的範疇。

然而究竟殘奧價值為何,卻是電影最缺乏交代之處。殘奧宗旨自然是要證明「殘而不廢」精神,任何人只要有毅力都可以挑戰自己。但這精神和奧運其實略有不同,畢竟殘奧本身源自戰後軍人受創後的復原療程。換句話說,爭勝本來並非殘奧首要目標,convey the message才是。但近年在個別國家的「舉國體制」下,就逐漸變質,加上科技發達,足以大幅度影響傷殘運動員表現,逐漸就成了另類競技場。

結果,真正比賽的除了運動員,還有背後國家的綜合實力,特別是科研、組織能力。這個本來很個人化的「療程」,忽然又被集體主義所籠罩。但說到底,殘奧依然希望運動員能夠提高各自社會的awareness,協助改善有關社會規劃,所以領軍參賽的官員不應只為成績,而是要有「一籃子」政策思維,否則就是本末倒置。至於香港有關當局有沒有這樣的思維,電影自然沒有直白,觀眾亦無不心中有數。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