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家書🌍】外循環 Vs 內循環:海外港人經濟如何走出comfort zone (Patreon)
Content
在台灣、在英國,感覺很多香港人,特別是熟朋友,交談下,都很倦。
離開香港,總有大量事情要處理;到了任何新環境,總有大量事情要適應。如果要適應的新環境,包括沒有甚麼長遠發展potential的副產品,就容易令人問:那為什麼要適應?
後者並非指home country的環境,那自然是必須融入的。那其實是指部份香港人離開香港後,或留下來的人沒有離開香港後,會不知不覺間,建立了一些並不融入當地社會、又不同在地香港的規範。
例如有朋友堅持在英國以香港方式處理稅務;或認為不能到唐人街食中菜,因為那些基本上都是藍店;又或認為網店不能賣中國原材料,哪怕沒有替代品;又或認為不能進入英國HSBC,因為HSBC在香港打壓抗爭;又或不應賣香港主題商品,因為那是人血饅頭,諸如此類。
這樣的standard,無論有沒有道理,100%是不可能feasible的。久而久之,一些有一定經濟實力和經驗的香港移民就會想:我確是希望貢獻這個共同體的,但既然這樣麻煩、吃力不討好,我何不直接和本地人做生意?
然而這個結論,卻沒有錯。而且非常positive。
事實上,海外香港人的確應該避免內循環。要發展、要找工作、要做實事,最理想是「外循環」:取之本地社會,賺當地人的錢,這同時是融入社會、建立本地社會網絡的最佳途徑。然後有餘力,就捐錢給同路人,香港共同體才能壯大。
否則在「內循環」,離開了的人,薪金通常低於在香港之時,用錢會審慎了很多,假如越來越多人只能靠香港主題為生,很快就會塘水滾塘魚,並出現惡性競爭,海外民運,即為殷鑑。就算是開港式茶餐廳,也必須面向本地市場,才是王道。這方面,日式壽司就很成功,基本上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開舖,任何人都願意光顧。做到這點,自己勿忘初心,背後做實事,已經非常足夠。
香港是全球20大經濟體,香港人有錢,但金錢來源從來不單是賺自己人錢。只要各種各樣setup,在各地不單依靠香港人也能生存,這個群體才可以無限發展、拓展下去。例如猶太人,就不可能只做猶太人生意,能量來自全球。特別是新一代,語文水平良好,有無窮無盡創作力和能量,好應該這時候走出comfort zone,對外拓展、對內回饋,就是最大貢獻。
這也是我對身邊同事、朋友的衷心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