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日前《紐約時報》發表了一項調查報告,揭示了中國如何成為「監控超級大國」,不少細節值得一讀,因為這很可能是「新香港」的未來。

《紐約時報》的視覺調查(Visual Investigations)團隊和駐亞洲記者花了一年多時間,研究中國政府的公開招標文件,包括超過十萬份標書,發現中國政府正邀請企業競逐有關「供應監控技術」合同。而部份招標文件中,清楚列明了政府採購背後的戰略方針、產品需求和預算規模等。

根據這些文件,《紐約時報》發現中國正在大規模收集民眾的個人數據,公安部門不但在建立大型DNA數據庫,還在人臉識別技術基礎上,進一步收集民眾聲紋,以作全面監控。以下是4大重點:

1. 中國公安會透過分析行為,確保人面識別系統能捕捉更多活動數據。招標文件顯示,公安部門把監控鏡頭伸延至民眾日常生活的地方,例如住宅、酒店、K房等。地方公安更曾在美國酒店品牌喜來登、Days Inn等特安裝攝像鏡頭,將得到的數據交由軟件分析,從而得知被監控的人物是否有配戴眼鏡、種族及、性別等。根據福建省的招標文件,估計有25億張人臉圖像被錄取下來,儲存在政府伺服器。

2. 中國公安正利用手機的追蹤系統,將民眾虛擬生活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招標文件顯示,廣東某縣公安局購置了手機追踪設備,藉此檢測手機上安裝的維吾爾詞典,從而了解手機擁有者是否與維族有關。有關北京的文件則顯示在2017年,當地公安收集民眾於社交媒體上的帳號信息。公安亦透過Wifi探針及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捕捉器,收集附近手機用戶數據,從而將一個人的數字足跡、現實身份和實際位置聯繫到一起。

3. 中國政府正以「追蹤罪犯」為由,不斷建立大規模虹膜樣本與DNA數據庫。例如中山市一份招標書顯示,當地公安要求在監控鏡頭周圍至少100米範圍內安裝拾音器,藉此收集民眾聲紋,並將「人像」及「聲紋」結合,以達到公安宣稱的「更快地鎖定疑犯」效果。《紐約時報》表示,2017年前後,有一個3000萬人規模的區域性虹膜數據庫於新疆建成,公安更持續廣泛收集男性DNA樣本。由於染色體在遺傳時很少突變,當公安得到一名男生的Y染色體DNA數據後,就等同於獲得其家族多代父系成員的數據。現時中國已經有25個省建立了類似資料庫,幾乎是一省一個。

4. 中國政府把收集的數據連接起來,建立更全面的檔案,以便各級政府查閱。一份招標文件指出,現在中國仍未有足夠技術去處理獲得的數據,但正積極尋找能增強數據整合能力的產品和服務。《紐約時報》獲得一份來自(已被美國制裁的)曠視科技的內部文件,列明該軟件能收集一個人的多種數據,包括行動、衣著、設備信息、社會關係等,而中國公安已開始使用該產品。

這些細節加在一起,《1984》的美麗新世界,早已在中國出現。假如不加以壓制,這不止是「新香港」的未來,也恐怕是全球人類的未來。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