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以往教科書告訴我們,香港是一個中西文化交流的地方、不折不扣的國際都會。但國際都會的國際會議,又是如何辦起來的?

國際會議協會(ICCA)年前發表報告,分析了2007年度國際大型會議的舉辦情況。報告顯示,以個別城巿舉 辦的國際會議數目計算,香港於2007年舉辦了72場,於亞洲排名第三,全球排名12。特區能在亞洲排名三甲 ,理應已算不俗,但根據協會於1997年所做的同類報告指出,香港當年排名是全球第5。這排名,跟當年港英政府的舉措是息息相關的。

早在1980年代,港英政府已致力推動「會議式旅遊」。根據《大公報》1985年一篇題為〈會議式旅遊潛力大〉的報道,當年有見會議式旅客的「消費力較一般遊客高出二至三倍,故旅協(香港旅遊協會)便積極為本港塑造成國際會議及展覽地區的形象」。上述遠景提出後,根據旅協統計,香港舉辦國際或地區性會議的數目,也由 1985年的159宗,急升至1987年的400多宗。

當年港府也在科技設施上積極配合。《華僑日報》1988年12月8日的一篇報道,便提及當時的香港大東電報局 「為本港商家提供了一個設備頗為完善之視像會議服務」,服務包括即時傳送聲音、影像及圖表等,已有了後來大行其道的遙距視像會議雛形,而整個視像會議室的籌備工作,只花了9個月。以當時的科技水平而言,大東視像會議室無疑是走在時代尖端,這是個很大的賣點。

在政策層面,殖民政府也盡力為會議舉辦者大開方便之門。《信報》一篇題為〈鼓勵更多國際會議在港舉行〉 的報道,引用當時的布政司霍德指「專誠從世界各地來港參加會議的人士,如需要入境簽證,在辦理有關申請時 ,應不會遇到任何困難」,暗示即使是來自敏感地區的人士,入境手續也可一一辦妥,故鮮有出現近年的爭議。

然而從主權移交初期開始,相對於招徠四方客的舊政策,特區政府卻把資源集中投放在開發中國大陸巿場。1998年,當時的旅協駐北京首席代表黃斌元接受《明報》訪問時表示:「作為中國兩個重要的城巿,滬港旅遊業的合作不僅限於觀光旅遊,在會議旅遊、展覽業的眾多方面合作的前景也十分廣闊。」從市場學角度分析,開發一個潛力優厚的新興市場屬無可厚非,但香港不但對國際會議組織者漸漸失去吸引力,就是和其他中國城市相比 ,似也有所不及。

特區政府強調「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是香港未來的出路,但會展業的式微趨勢,卻反映了當局並未能同時兼顧上述兩大內容,顧此失彼,而且失去的,往往又是國際的一面。

資料來源:《明報》、《信報財經新聞》、《大公報》、《華僑日報》;原刊於《信報財經新聞》2009年3月18日,經修訂。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