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中學的經濟教科書告訴我們,香港是採用聯繫滙率制度與美元掛鈎,卻甚少告訴我們,香港貨幣原來曾與前宗主國的英鎊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事源1966年開始,英國政府曾推行不同的經濟政策,力求挽救英鎊脫離頹勢,惟最終仍要面對現實,1967年11月終於宣布將英鎊大幅貶值14.3%。與此同時,英政府實施了一系列包括收縮信貸、減少政府支出、鼓勵出口等措施,以安定鎊滙。

各國對英鎊貶值有不同處理態度。部分西方工業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法國等,決定不跟隨貶值;部分和英國金融體系關係較密切的國家如愛爾蘭、丹麥等則決定跟隨,霎時間壁壘分明。

《華僑日報》1967年11月20日一則題為〈英鎊貶值與港幣前途〉的評論,提出香港可考慮下列不同回應,包括 :一、跟隨英鎊的標準貶值;二、貶值,但程度較小;三、不貶值,而採取措施防止金融波動。

最終,港英財政司郭伯偉在緊急會議後,宣布港元兌換率決定跟隨英鎊兌換率變更,也就是貶值14.3%。同日《華僑日報》社論認為 ,這決定「係根據香港最佳利益着想而作出者」,又隱晦地指若港元不貶值,可能對「現有之經濟及商業關係發生 嚴重及隱藏脫節的危險」,其後果及損失難以估計,因此認為貶值是顧全大局。

港英政府決定將港元貶值,也有反對聲音。1967年11月26日《華僑日報》一則題為〈兩位經濟學家認為港幣實 無貶值理由〉的新聞,引述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唐宗明和香港大學經濟系講師何鎮源在一個座談會上的發言 ,他們都認為港英政府的最佳處理方法應是不讓港元貶值,這樣才能顯出港元能經受打擊,以讓各界人士對香港貿易更具信心。

1967年11月29日的《星島晚報》更引述《遠東經濟評論》,指「明顯地,作為一個以堅固之經濟依賴國際信譽之財政中心如香港者,自不能再容許其受英鎊未來繼續遭遇困難而被捲入漩渦內」。該英文周刊認為,香港的財政政策要徹底改動的,首先應是「外滙準備金即實行分散」,理由是英鎊顯然在世界貨幣群中逐漸扮演較次要角色 ,英鎊貶值已令香港的儲備金遭受損失,難保下次不會再有同類事件發生,所以香港將大部分儲備集中在倫敦儲存的做法,是不合理的。說穿了,就是把港元的幣值由一籃子的貨幣甚至黃金作為後盾,以減少港元受單一貨幣的影響。 

港元隨英鎊貶值失算

在當時英鎊與港元掛鈎的前提下,以1:1的方式貶值,似乎十分合理 。然而,三天之後,港元價值竟在短期內經歷兩次調整,港府決定將港元的貶值率改為5.7%,事態發展出人意表。

《華僑日報》事後為政策解畫,「說一句公道話」。該報於1967年11月26日的社論指出,港英政府當初匆促決定追隨英鎊貶值14.3%,是考慮到香港的「長遠經濟利益」,安定民心,並為了避免當時存放在英國的11億元外滙基金及盈餘有龐大虧蝕。

然而,這舉措卻忽略了與香港有頻繁貿易的中國大陸,結果港元貶值後,人民幣迅速改變與港元的滙率,令所有來自中國的進口和轉口貨品,都漲價至難以控制的地步。這令港府再度權衡利害,調節貶值率。香港在那數天內 ,幾乎損失了相關儲備的一半票面值,這是港英政府始料不及的。

這些把港元投射在區域經濟層面的討論,在《星島晚報》1967年11月29日的專訊中更為明顯。該報引用了 《遠東經濟評論》的文章,指香港應改變港元的賣點,向東南亞投資者明言「本港貨幣係包含一大部分之黃金成分者」,藉以增強素不信任紙幣之東南亞投資者的信心,向他們提供保證。

該刊更進一步要求英國銀行應保證對香港承擔的風險有充分補償,也應保證在英國加入歐洲共同市場後,對入口到英國市場的香港商品給予寬鬆的自由和方便,以換取港元不離英鎊區。雖然民間方案最終不被採納,但卻似為日後港元「脫英入美」埋下了伏筆。

儘管港元幣值在短短三天有接近10%的波動,但似乎無損當時輿論對香港國際地位的信心。正如《星島日報 》社論所言,「香港目前(1967年)在東南亞的地位非常強固,香港貨幣所受之貶值,其數額恰用以應付未來在倫 敦可能所受到之壓力,並使到香港之出口在海外市場獲得少許賺頭」。這社論甚至預計由於港元貶值,故將吸引未有貶值的國家資金湧入香港投資。

然而,經過這場貶值風波後,香港市民開始意識到要解決存放在英國的外滙儲備問題,以及向宗主國爭取較好的經濟合作關係,同時逐步減少香港和英國在金融層面的互動,以免歷史重演。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華僑日報》、《遠東經濟評論》;原刊於《信報財經新聞》2009年1月14日、1月21日,經修訂。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