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近年香港常為各地賑災,但曾幾何時,香港卻是受助地區。對此我們可重溫《華僑日報》1961年8月14日一則題為〈下月起街坊會義校學生可獲餅奶,係博施濟眾民間組織的美經援會所贈〉的報道。

報道最有趣的是:「有人提及,倘若將救援組織派送的糧食,包轉送給中國大陸處於饑饉中的人,豈不是更好!」其實,當時不少國際組織都希望直接與中國交涉,但「據美國經援會曾與中共接洽過,所得的答覆是:『他們不需要。』」 

當時中國的態度 ,充滿反顛覆、反滲透一類考量。然而,這個「美經援會」在香港社會則口碑頗佳。報道指,美經援會早在1956年 1月起,在港展開多項救援工作,其中一項是派贈糧包。該會得到港英政府社會局協助審核申請書,獲供應倉庫以存貯糧包,又可運送糧包到香港各地區,這明顯得到政府充分配合。那些糧包都寫上認捐人姓名和地址,讓受惠人可以直接向認捐者道謝。

美經援會也在港九各區街坊福利會辦理的義校,為學童提供奶水及餅乾。不少第二代香港人,都有兒時在學校忽然獲發免費熱牛奶、兩片麥餅的集體回憶。單在1957年,即「大躍進」高潮期間,該會向香港提供的物資價值 ,竟達6000萬美元;到了1961年,也維持在約千多萬美元。折合數十年的通脹,這可是當時的天文數字,比後來特區政府援助四川的數目更驚人。

據《華僑日報》調查所指,美經援會是由美國人自發發起的經援組織,成立於二次大戰後,開始時主要援助受戰爭摧殘、而出現糧荒的歐洲國家,乃馬歇爾計劃的副產品。及後歐洲國家逐步復元,美經援會便將救援工作轉移到遠東地區:

「該會署長約翰勞斯強調該會的組織乃係一民眾組織,抱着博施濟眾宗旨,並且絕對非謀利性者,而又絕無分階級者,該會一切經費來資,乃由一般十分熱心之美國與加拿大捐助者,由於一切物品的來源出諸人民,而其救濟對象亦無種族界限劃分之人民,故更可賴以消除一切隔膜」。

美經援會一類國際社會的NGO主要希望援助中國,但在政治掛帥氣氛下,惟有通過在港設立基地,再輾轉進入中國。這樣的外國組織受內地之忌,在改革開放前的中國自可理解。但即使在改革開放後,中國對國際NGO的境內註冊依然控制嚴密,甚至將之與「顏色革命」相提並論。不少國際機構的香港總部都十分龐大,目的只是為了在中國服務而已。

再者,不少NGO的朋友近年往中國工作 ,用的是香港身份,但參與的都是中國事務。雖然在中國發展公民社會服務障礙極多,但他們說那種滿足感,並非在香港只能示威可以比擬。

資料來源:《華僑日報》;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2009年3月11日,經修訂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