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既然葉劉淑儀 Vs 李家超牌面上有「十連勝」優勢,然則熱身了20年的葉太的市長夢,為何最終還是被這個前小職員後來居上?這其實不是個人葡萄的事情,而是反映了「新香港」完全融入「一國」的全新面貌。

根據中國國情,我們可以找出葉太一籃子不足之處,但假如要一字概括,就是相對其他競爭對手而言,未免太有性格、太有主見、太有菱角,也就是「唔夠廢」。而且歸根究底,還有「忠誠度」問題。

不少人可能會為葉太抱不平:她20年前就搞23條,近年言論也不會避忌種種左言左語,為甚麼居然還有「忠誠度」問題?

須知在中國官場,全世界都是說「愛國愛黨」的,所有人千面一人都是說那些話,誰也不會當真。中共這類舉國體制衡量一個人的忠誠度,不是看他/她們說過甚麼、做過甚麼,不是無罪假定、看證據,而是觀察他/她們究竟有多少抵押品,同時又有多少實質或潛在在對手身上的抵押品。一個就算是100%真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的人,只要被懷疑有「足以被敵對勢力收買的死穴」,不需要任何行動言語,只需要存在這個死穴本身,「懷璧其罪」,已經是罪。

當年葉劉淑儀辭職,受制於民意,雖說是形格勢禁,但終歸是不夠強硬,反映她臉皮並未夠厚黑。她到史丹褔大學洗底,然後以學者自居,師從美國民主大師Larry Diamond教授,本來都是爭取香港民心之作,但在當今政治氣候,卻是不忠的表現。須知Larry Diamond近年高調批評中國民主狀況,出任被中國及「新香港」制裁的Hong Kong Democratic Council顧問,雖然葉劉淑儀也有嘗試過劃清界線,但她早年不斷邀請「恩師」來港演講的「黑歷史」,建制中人知之甚詳,自然不能一筆勾銷。

這裏更要觸及關鍵問題:究竟葉劉淑儀是怎樣理解「民主」的?

Larry Diamond教授曾經說過,葉劉淑儀在史丹福經過一場「intellectual journey」,在碩士論文得出非常有前瞻性的結論,即「香港處於極權政治和民主政治之間,必須儘快走向全面民主」,因此對她的論文高度肯定。之後十年,葉劉淑儀和Larry Diamond經常一唱一和,互相吹捧,後者希望通過這位高足影響中國政治,前者希望通過這位恩師加強份量。後來葉劉淑儀要劃清界線,但對Larry Diamond的批評依然不痛不癢,只是說對方「不熟悉基本法」,而從來沒有根本否定西方民主制度。事實上,假如葉劉淑儀不是相信民主制度,即使論文有頭盔,又怎會認為這篇碩士論文足以洗底,而不是變成負資產?有了這些痛腳,北京怎能確保她當年沒有私下說更多「傻話」,萬一當上特首會令中央尷尬?

何況葉劉淑儀讀英國文學出身,早年就有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的碩士學位,然後被英國官場栽培多年。根據中國國安觀點,這樣的人自然不會完全可信,因為骨子裡她也是崇拜西洋文化的,不是完全沒有文化、只在警隊「交功課」的李家超可比。有沒有外國勢力掌握了葉太其他資訊?北京對這類問題,從來都是寧可信其有。加上葉劉淑儀的女兒也是美國名校高材生,她的不少舊部也是美國畢業,這些聯繫,容易令有關方面不可能覺得「真誠可靠」,因為每一粒螺絲,都可能「出問題」。

更重要的是,美國這些年制裁中港官員期間,不少人「提名」葉太上榜,她不但不視之為榮譽,沒有主動爭取制裁,反而不斷喊冤,說甚麼「行會成員沒有資格參與決策」云云,自然顯得不夠忠誠。不像李家超已經交了投名狀,不能回頭。假如她依然有心爭取選市長,理應預計了「當選」後不可能不被制裁,為甚麼不及早爭取上榜,去顯示忠誠?這就像她當年對外國護照的態度,因為當上高官才放棄,而不是及早有破釜沈舟的覺悟,像影星狄娜那樣,義無反顧地放棄。在北京眼中,葉太太能幹、也太多後路了,太平盛世時大概可用,但現在非常時期,就不夠「完美」。何況此外還有兩點,下部份再談。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