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李家超「黃袍加身」,官方掀起一股「國王的新衣mode」肉麻當有趣的造神運動,一般市民自然直接無視,但百般滋味在心頭的,卻大概少不了李家超的前上上上上上司、萬年永續特首候選人葉劉淑儀。

這裏的「上上上上上司」並非修辭手法,而是客觀現實:葉劉淑儀出任保安局局長時,李家超不過一個總警司,總警司之上有助理處長、高級助理處長、副處長、處長、副局長,才能和葉劉淑儀平起平坐對話。假如林鄭月娥是葉太的「妹妹」,李家超就是「孫子」輩。

客觀而言,論個人能力、或論資排輩,以下「十優十劣」,足證葉劉淑儀理應完勝李家超:

1. 在政府體系,葉劉淑儀資格很老,早在1975年就成為政務官,serve過中英雙方大量高層,而且據說內部人緣又比林鄭月娥好、更「打得」,據說政務官當年有一句口頭禪:「要買樓,搵葉劉」,因為葉太的appraisal比較公道,也有人望。至於李家超,1977年以見習督察級別入職,升到總警司時,葉太已經是局長,二人級別有無法逾越的鴻溝。加上李家超去年成為政務司司長前,一生都沒有在警政範疇以外工作過,和葉太的百搭經驗,判若兩人。

2. 論中英文水平,葉劉淑儀是高材生,而且專攻英國文學,港大畢業後、又得到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碩士學位;後來辭職洗底,再得到史丹福大學碩士。她不時教公眾英文,也對自己的AO英文自豪,最愛毛遂自薦向外媒宣傳香港。這樣的語文水平,自然拋離「頁問」口供紙式文字、大學也沒有讀過的李家超。

3. 論強硬和「功勞」,葉劉淑儀當年奮不顧身推23條,並因此下台,絕非李家超這種搭國安法便車上位之流可比。而在23條之前,葉太打過很多硬仗,包括越南船民問題,中國扣押港人通報機制,美國最惠國待遇戰等,可算「身經百戰」,到了近年不少強硬愛國建議,都是出自葉劉淑儀口中,往往在「左」的角度別出心裁;不像李家超沒有個人思想,只能拾人牙慧。

4. 葉太有多年直選經驗,第一戰單挑陳方安生,被北京視為雖敗猶榮,自此有一定民意基礎,也有鐵票,不像李家超連落區也不懂。由於受過直選洗禮,加上有多年議會當議員的經驗,葉太懂得在論壇如何表現自己,頗有霸氣,屬少數成功轉型為議員的前高級官員之一,台型也遠比李家超討好。

5. 葉太本來在23條一役形象極差,但後來慢慢懂得新世代之道,經營社交媒體多年,懂得呃like、設定議題,也建立了全新的非政治化網絡形象,最成功的是一雙長腿,加上不時有獨特品味的衣著出爐,更是網民熱話。這方面,很難想像哪怕是藍絲支持者,會對李家超的社交媒體有任何興趣,一個公眾人物最失敗的是連令人討厭地注視的能力也欠奉,李家超卻做到了。

6. 在經濟層面,葉太的智庫一直有發表研究報告,雖然水平成疑,但認知起碼遠高於從未涉足金融經濟的李家超。葉太回港時,特別著重資訊科技的政策,後來特區政府成立資訊科技局,很大程度都是出於她的主張,反映她畢竟比李家超和國際大勢接軌。加上她在1997年前,曾出任副工商司,負責和各國推廣香港經貿,這方面李家超卻是一片空白。

7. 至於國際網絡,葉太建立了自己一套人脈,也懂得香港全盛時期的國際潛規則,並非一味緊跟中央的李家超可比。除了史丹福的派系,葉劉淑儀任職保安局時,多次和世界各國領袖周旋類似特區護照免簽證等事宜,又和中國大陸拓展了有關部門的人脈關係,這方面的經驗,在香港政府內本來不左他人想。不像李家超,成為保安局長後,就搞出逃犯條例,然後就被制裁,國際視野可謂接近不存在。

8. 說到determination,葉太早在2003年辭職時,就明言「後會有期」,自此每屆都打算競選特首,非常持之以恆,而且有運動家精神,就算明知陪跑,也堅持盡力爭取提名票。這方面的誠意非常真摯,為此會大笑,會落淚,起碼全香港都知道她很care。至於李家超,一切等order,非常無heart。

9. 葉劉淑儀有政黨、有智庫、有紀律部隊舊部、有公務員力撐、有中外校友、有粉絲後援會、有網友,可說有自己的固定班子。一些前上司例如鍾逸傑爵士等,卻是由衷支持她更上層樓。李家超卻是毫無班子、毫無準備,純粹孤家寡人被臨危授命,假如要他看圖認人說出自己「競選團隊」的名字,恐怕一半以上都毫無頭緒。

10. 葉劉淑儀非常堅守個人道德操守,丈夫在1997年病逝後,獨力支撐家庭,把女兒帶大,因此有不少女性票支持。李家超卻公然以「未婚產子」形象「競選」,更疑似因為未婚產子而放棄入讀大學,在公在私都難以服眾,想不到在「新時代」連這些不是賣點的賣點也被拿來「傳頌」,更可見其人之乏善足陳。

然則葉太究竟衰邊樣?

(待續)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