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我的外公是浙江嘉興人,這個地方以滿清入關時繼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之外的第三大屠殺歷史留名,到了清中葉才逐漸恢復經濟元氣。不少香港人其實是來自浙江,例如同期曾在《大公報》工作的金庸,就是嘉興旁邊的浙江海陵人,他寫《書劍恩仇錄》時,特別把海陵無處不在的乾隆書法、陳家傳說寫在小說之內。不過我對嘉興同樣從未去過,只知道外公晚年時,在嘉興香港同鄉會掛名當過副會長。

外公姓尤,嘉興有一個尤家港,尤姓是當地一個大姓,清代畫家尤萃就是浙江嘉興人,不知是否祖先。有趣的是,原來歷史上這個姓氏,正是出於「沈」。據說五代十國時,割據福建的「閩國」國王王審知這個「審」字,令鄰近一帶的沈姓家族要避諱,於是「沈」字去了三點水,就成了「尢」;後來因為太冷僻,又普遍通用「尤」。我們談過的和孫中山齊名的「四大寇」尢烈,就堅持以「尢」為正寫。

在香港,姓尤的人很少。多年前,不少人因為港督尤德(Edward Youde),才知道有人「姓」尤,而到酒樓訂位時,經常「尤」都被當作簡體字的「龍」。民國年間,忽然多了一批改姓「尤」的藝人,純粹因為當時經常按筆畫序字幕出場,姓「丁」、姓「王」、姓「尤」就有了「優勢」。例如香港的邵氏女演員尤敏,本來姓畢;台灣女歌手尤雅,本來姓林。不少人以為我母親姓尤是「藝名」,其實不是,雖則她也確有「藝名」。

外公家族有多少直系親戚,我實在不太清楚。知道的包括他的母親姓范,也就是張季鸞第二任正室范夫人的姐姐。他有一個姨丈,1949年的時候在廣州,文化人,力勸他近水樓台要爭取快到香港。有一位兄弟,早逝,遺下一個女兒在上海,即我母親的表姐,我見過幾面。感覺都是當時的知識份子。按當時家族標準而言,親戚不多,不過戰亂頻仍,是否另有其他成員,今天實在不可考。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