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不少香港中產家庭,甚至未到中產生活水平的家庭,都習慣聘請家務助理,也就是菲傭、印傭。但人在海外,申請菲傭工作非常困難,這不單是簽證和錢的問題,其實更是思維模式的問題。我們很容易以香港慣常思維,很好奇那些能負擔的英國人,為甚麼也不聘請菲傭?其實,這正是文化差異。

我們平日再忙,不會忙碌過英國首相。而作為19世紀初以來,連續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戴卓爾夫人不但沒有菲傭,甚至還堅持餐餐自己煮飯,有時甚至內閣在她家中開會,也是親自下廚。對她而言,煮飯是正常日常生活一部份,就像呼吸,和身份無關,反而要是不下廚,生活會感到有缺失。

雖然英國菜式花樣不多,但一般家庭多少都可以煮出正常飯菜,到了過年過節、生日派對之類,才會到餐廳當作慶祝,而且重點依然不是食物,而是氣氛和配套。

當英國家庭有了煮住家飯的習慣,多少可以維繫基本家庭價值、夫妻關係。英國電影中,不少重要的家庭對話,都是在煮飯過程中出現。

而通常每個家庭,日積月累,多少都有一些拿手菜式,可以作為「家族signature」招呼親朋。加上英國現在很多各國新移民,fusion菜越來越多,這也是加強社會融合的一道中介。

對英國人而言,煮飯有一種自力更生的社會價值在內,讓一個人、一個家庭儘量無須依靠外物,也能有尊嚴地生存。假如有家庭餐餐外出食飯,不會被看作上流社會的「優越」,只會被取笑為缺乏自理能力的傻仔。假如不會煮飯,就像不會自駕,在英國是很罕見的事。何況右派如戴卓爾夫人,也強調自己煮飯是抗拒福利社會的發奮,左派則強調身體力行是勞動階級的基本生活態度,這是罕有的全國共識。

香港人來到英國,甚麼都不妨慢慢適應,但自己煮飯這方面,必須調節心態。就算是鄭市長被外派英國時,據說也是一個自己煮飯的賢妻良母,入鄉隨俗,誰人想到後來變成魔鬼?假如還在憧憬偽中產生活,高呼「好難適應」,恐怕卻會成為英國真中產的笑柄。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