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究竟西方對俄羅斯的全方位制裁有多奏效?《金融時報》週五報導警告,俄羅斯盧布匯價逐漸回復至戰前水平,雖然這一點並未足以證明俄羅斯經濟復原,但近日其他數據確實顯示,俄國金融市場正逐步成功擺脫現有制裁的枷鎖,重新站穩陣腳。如何進一步加辣,這是西方不得不正視的現實。

報導引述國際金融研究所(IIF)分析,指在俄羅斯嚴格加強資本管制、倍增國內利率等措施下,盧布匯價反彈本不足為奇。不過,俄羅斯出口燃油的收益依然豐厚,依3月估算,就超逾每日10億美元。IIF估計,假如各國再不加強對俄羅斯燃油的制裁,俄羅斯中央銀行有能力在短時間內「賺回」受制裁措施凍結而「損失」的逾388億美元儲備(這方面俄羅斯經濟的抗壓力,卻比中國更強)。

另一方面,俄羅斯本地銀行曾在2月底出現擠提情況,如今當地銀行體系亦逐步回復穩定。在俄烏戰事開初,國內商業銀行體系曾經出現流動資金結構赤字,代表各銀行只能依賴央行提供足夠營運流動資金。IIF數據顯示,結構赤字在3月期間逐步收窄,並有可能在短期內回復結構盈餘,意味各銀行毋須再依賴俄央行資金支援,證明銀行體系正逐步回穩。

IIF分析指出,現有的經濟制裁措施主要是針對俄羅斯金融市場,只有部分措施實際上是作出貿易制裁,而這點更只是歸功於大量國際企業杯葛俄羅斯市場的「自行制裁」(self-sanctioning)行徑。而現時俄羅斯經濟和金融體系逐漸適應資本管制、價格管制、經濟閉關等應對措施,落實「內循環」,起碼國內市場復常不足為奇。

IIF的結論認為,假如西方國家希望透過經濟手段對俄羅斯施壓,下一步便應該持續調整和擴闊對當地金融機構的制裁,例如將更多當地銀行切斷與SWIFT的聯繫。此外,鑑於俄羅斯出口燃油收益龐大,對俄國燃料實施全面禁運,亦是應該考慮的制裁手段,但歐洲國家能否短期內找到替代品,就是另一回事。假如將俄羅斯經濟從全球版圖除名,令俄羅斯只能依靠內循環生存,這也許也是一項成績,卻與經濟施壓令民怨四起、普京下台,屬於另一層次了。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