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大公報》在民國時代輝煌一時,1949年後被中共「奪舍」,但為何之後在中國大陸反而消失,唯獨在香港狗尾續貂,自然要和《大公報》來到香港的歷史談起。

張季鸞等接手《大公報》時,總部在天津。昔日第一代《大公報》在晚清創刊時選擇天津,就是因為當地是法國租界,享有大清直接管治的地方沒有的言論自由保障,到了民國時代,依然繼續在天津經營。歷代《大公報》都和法國有一定淵源,除了第一代創辦人英斂之自學法語、接受法國教士資助,後來在香港成為《大公報》社長的費彝民也是天津法租界起家、精通法語的買辦類奇才。

到了1935年,日本侵華之勢已經很明顯,簽訂《塘沽協定》之後,北方人心惶惶,《大公報》領導覺得需要Plan B,於是到了當時的亞洲第一國際都會、依然有各國租界的上海成立分部,這就是《大公報》上海版的起源。上海有自己的龍頭大報《申報》等,背後都有勢力人士撐腰,但《大公報》卻找到上海大亨杜月笙「睇場」(和蔣介石自然不無關係),很快就有了立足之地。

到了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日本全面侵華,華北淪陷,再爆發上海「八一三事件」,《大公報》領導層決定在天津、上海停刊,在1938年遷到漢口辦漢口版。不久漢口再陷落,《大公報》隨同國民政府遷到重慶,辦起重慶版。這幾份分報,都是張季鸞負責的。當時我的外公已經在姨父張季鸞引進下,加入《大公報》,也因此遷移到重慶居住,抗戰勝利後也沒有回祖家,因此我的母親,正是在重慶出生,不到一歲來到香港。張季鸞作為總編輯,抗戰期間坐鎮陪同重慶,經常在蔣介石身邊出入,直到1941年病逝。

與此同時,《大公報》總經理胡政之則分道揚鑣,為了分散風險,在1938年負責到英屬香港辦另一份分報,這就是港版《大公報》的源起。前文談及,張季鸞曾被蔣介石委派到香港,進行對日秘密談判,當時香港尚未淪陷,又已經有了《大公報》分部,正是理想白手套。後來日本攻陷香港,胡政之又終結港版《大公報》,遷到桂林。換句話說,當時經常有多於一份《大公報》出現,而前後就有了六地的《大公報》辦公室。

1945年後,《大公報》重慶版繼續運作,同時恢復了天津版、上海版,再在1948年恢復了香港版,步入了舊《大公報》最後一個全盛時期。但好景不常,隨著中共勝出內戰,天津、上海、重慶版《大公報》先後被「奪舍」,然後改名,新政府卻覺得香港版有其他利用價值,保留了《大公報》品牌和部份老臣子,這就是今天香港出現《大公報》的來龍去脈。當時我外公就是這樣,帶著不到一歲的母親,來到香港的。

據三十年代就加入《大公報》、後來被調到香港《大公報》做到總編輯的李俠文回憶:「在抗戰前後,各館在各地預先開設,逐個撤退,戰後天一一恢復,人力物力安排調配,頭緒紛紜,事至繁重,而胡政之洞燭機先,指揮若定。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他在港館購下一批白報紙,後來紙價飛漲,而港版能應付裕如。有時讓出幾卷紙能夠支付同人一個月薪水。戰時渝館收入不錯,刊登廣告要一周前登記。抗戰勝利後,有財力恢復津滬等館,還分別贈送同人一筆復員費用。」可見《大公報》除了張季鸞的編輯功力,胡政之的商業頭腦和管理也能靈活變通,否則一下子停刊,就可能永遠消失於歷史舞台。當然,這是否反而對《大公報》品牌是一件好事,就是後話。

參考:

  • 李偉著:《被扭曲的民國報人史:張季鸞、范長江們的筆下人生》,台北:獨立作家,2016年。
  • 蔡曉濱著:《中國報人》,台北:秀威資訊,2011年。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