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不少人知道,我母親退休前,在《大公報》工作,但不知道她工作的部門是鮮為人知的《大公報英文版》,對她的家族,因為種種原因,也經常有以訛傳訛的誤會。

母親作為一個沒有甚麼意識形態的人,進入《大公報》,主要是因為她的父親、我的外公病逝前,確是《大公報》的高層,主管財務科的副總經理,用現代管理角度,就是Deputy CEO + CFO。外公進入《大公報》,則是因為他的姨父是民國時代《真・大公報》的創辦人、總編輯張季鸞,他病逝前幾年才老年得子,之前就是把外甥們培養來接班。而那時候的《大公報》,和現在這份連大外宣功能也談不上的黨媒不同,居然是民國最有影響力、以批評權貴著稱的民間報紙。

雖然家人不大喜歡我寫任何身邊回憶,但《大公報》被奪舍的故事,對今日香港、台灣都很有警世作用,我想能夠客觀重構這段故事、又有一定淵源的人並不多。

因此,這段故事,一切要從張季鸞談起。

張季鸞和他建立《大公報》的故事,以及這段故事怎樣被後來中共把《大公報》「奪舍」後被改寫,日後會慢慢講述。這篇先談族譜,和為甚麼外公作為張季鸞的外甥、和當時的專業人士,會進入他姨父作為一個文人創辦的報紙工作。

張季鸞和那時代的民國名流一樣,感情生活頗豐富,前後有三位太太:高夫人、范夫人、陳夫人。高夫人應是家鄉髮妻,類似宗族安排;范夫人據說是城市時代的主要太太;但二人都沒有誕下任何孩子。直到張季鸞50歲時,年輕的陳夫人才為他誕下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位兒子張士基。

至於妻妾名份一類問題,則是另一回事。

張季鸞那位「實權派」范夫人的姐姐,是我外公的母親。由於張季鸞到了1937年才誕下兒子,而他在1941年抗戰期間,就以53歲之齡英年早逝,當時兒子才4歲,自然還沒有想到要兒子進入報館的任何安排。

但《大公報》作為民國時代國共兩黨都要爭奪、全國最有影響力的民間報紙,而張季鸞作為其三大創辦人之一,一直希望自己訂下的「中間路線」可以傳承下去,為公為私(他是握有真正股份的),也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夠繼承自己的心血。

由於《大公報》全盛時期,他還沒有兒子,大概也以為一生不會有兒子,於是他的外甥們,就成了最直系的繼承人。以我所知,他最少安排了兩個外甥加入《大公報》:一位名叫高集,張季鸞第一任妻子弟弟的兒子,他叫張「姑父」,後來成了名記者,但由於1949年後留在大陸,命運頗為坎坷。另一位就是我外公,但我外公並非文人,而是讀財務專業,張季鸞就安排他進入財務科,處理報館財政,並在1949年來到香港。此外,張季鸞第三任妻子陳夫人那一邊,聽說也有後人加入過《大公報》。

假如1949年不是政權易手,《大公報》的原有路線可以繼續下去,《大公報》和他兩個外甥的經歷,大概會接近他的原有規劃。

但歷史沒有如果。

以下這單元,就會先說張季鸞的故事。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