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近日一篇已故中國「鴿派」外交官吳建民所寫的舊文「中國對911事件的快速反應」,在中國大陸微信上受到熱議,明顯是有人借古諷今,不過也確實值得比較思考。(關於吳建民的介紹,可參考我們昔日人物誌)

事實上,吳建民這篇文章已經不是第一次忽然被廣傳,過去也曾多次被討論,愛國小粉紅通常以此文為「舔美反面教材」;3月9日,這篇文章又被以「以烏克蘭危機讓人想起911關鍵時刻,江澤民當機立斷為中國贏得10年機遇期」為題發表。

吳建民這篇文章寫到,2001年的9/11事件發生後,當時中國政府面臨幾種選擇:一是「靜觀,不表態」;二為「靜觀各方反應和動向再表態」;三是「以最快速度譴責恐怖主義」。當時江澤民領導的中國政府選擇了第3種,距事件發生後僅5個小時,就迅速表態支持美國反恐,譴責恐怖份子。

吳建民的文章進一步以知情人士身份提到,9/11當晚,江澤民當即決定召集政治局常委開會,會後旋即致電美國總統喬治布殊,譴責9/11恐怖襲擊,向美國政府和人民表示慰問和致哀。吳建民寫道,布殊過去就任總統前,批評時任總統克林頓對中政策太軟弱,主張應對華更強硬,將中美關係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上任後不久就發生南海撞機事件,9/11發生前,中美關係有「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

吳建民認為,9/11事件和江澤民迅速作出的友好反應,令美國認知到中國不是首要敵人,恐怖主義才是美國國家安全的主要威脅,並接受中國的合作和支持。文章的註解寫道,中國從9/11後美國的反恐行動看到契機,把握機會,改善原本緊張的雙邊關係,爭取到「關鍵十年」迅速提升國力,成長為「有能力挑戰美國世界霸主地位的新興大國」。

吳建民回憶他曾當面請教江澤民,為何9/11發生後5個小時,就決定與布殊通電?江澤民這樣回答:「中美兩國人民是友好的。9/11事件使那麼多無辜的美國人遇難,我們中國人當然要表示同情和慰問,人心都是肉長的。」

這就是中國外交史上著名的「把握機遇、因勢利導」示範。江澤民從此在多方面下足手段,藉機改善中美關係,再突破六四後的西方圍堵,例如以「電話外交」與各國領袖互動,強化和所有大國的往來。中宣部更下令,包括網絡在內的所有媒體,均不得發表任何對美國遭恐怖攻擊幸災樂禍或帶有侮辱意味的言論,電視節目也熱烈播放打擊恐怖主義的議題,使國內民眾相信此刻支持美國是正義之舉。中共在9/11之後,也巧妙地將反恐怖主義與反分離主義、反宗教極端主義等掛鉤,以所謂「三股勢力」之名,將法輪功、疆獨、台獨等標籤為等同恐怖主義的打擊對象。

回到今天,假如江澤民還是中國國家主席,會否以習近平模式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還是會及早聲明和烏克蘭人民「站在一起」?中國民間此刻依然強烈支持普京,但知識分子、精英圈子當中,已經越來越多人發現勢色不對,想到割蓆。單是吳建民的文章能夠廣泛流傳這點,也是政權有意測試風向的表現。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