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藍絲群組、小粉紅、大外宣以「家庭倫理觀」合理化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其實並非原創劇本,一切在歷史似曾相識。日本軍國主義者東條英機以下的內閣成員、高級軍人,就「狗熊所見略同」。

日本戰敗後,東條英機等作為甲級戰犯,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這場審判因為客觀國際形勢迅速改變,冷戰已經出現,很多細節都未盡完善,但紀錄當事人的意識形態和心路歷程,還是很有啓發性的。以下對白有紀錄處於東條英機本人,但更多紀錄出於侵華軍官、被指指揮南京大屠殺的松井石根,我們先以後者為準:

當時檢察官問「如何看待侵華戰爭」,松井這樣回答:

「中國與日本之間的戰爭,就像是亞洲大家庭中哥哥與弟弟之間的矛盾,哥哥雖然對弟弟的態度不好,但哥哥是愛著弟弟的。」

這句話,完全掌握了今日藍絲、小粉紅、大外宣的精神,而且非常「入屋」。戰爭期間,日本宣傳「大東亞共榮圈」,就是以「亞洲大家庭」概念,號召「家庭內部」各國人民一起趕走「外人」,即英國、法國、荷蘭等歐洲殖民者。日本 Vs 中國,也忽然間變成了「兄弟鬧矛盾」,而且「打者愛也」,以同一原理合理化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幾乎毫無違和。

檢察官也許是出於好奇,還有追問:「那弟弟是如何對待哥哥的『愛』的?」對方一本正經的回答:「弟弟好像不太理解哥哥的愛」。這一段對白,印象中,在電影《東京審判》也有描述。

根據上述日本軍國主義邏輯,被侵略、被強姦、被虐待、被打殺,都不過是「愛」的表現,最應該的態度就是躺平、享受、樂在其中,就不會太痛苦,就會「理解」這份「愛」。最「遺憾」就是掙扎,才會製造不必要痛苦,掙扎一方才是悲劇的「始作俑者」,因為「大家是一家人」。

今日深藍群組、小粉紅、大外宣,和日本軍國主義,本質上有何分別呢。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