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祖父家中曾經收藏了不少殖民地文物,其實也不是刻意收藏,只是那一代的老人家都有「不丟東西」的習慣,所以到他們離世後,家中就充滿「寶物」。

其中一位叔父,特別要回1953年他小時候最珍愛的文物: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登基時,送贈予香港全體孩子的紀念鋁杯和熱水瓶(我不知道喬治六世等昔日英王登基時,有沒有給予全體兒童同樣禮物,以我所知似乎沒有)。由於那個杯非常實用,不少家庭都用作漱口盅,所以每天早晚,都會親密「接觸」到英女王。

現在「新香港」「政府」連全民退稅也不懂得操作,政府支持者也搖頭,那時候的港英政府卻能目標為本的讓全港兒童對英女王感恩,而且連左派家庭也一視同仁受到禮物,見微知著,高下立見。

今天看來,這套紀念品和現在的國民教育贈品的分別,確實相當微妙。一來當年香港物質匱乏,對不少貧苦家庭而言,這紀念品有實用價值,並非垃圾;二來英女王並非實權擁有者,登基紀念只是一個宣示帝國向心力的場合,不涉及鄭市長供奉習近平大碟那樣功利性的個人崇拜。結果英女王「既是最大那個、但又不會管我們」這個複雜的君主立憲概念,通過這份紀念品,卻能夠令一般香港人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大英帝國。

對祖父家而言,英女王登基的象徵意義,大概就是把他對國民政府的忠誠度,結合了對英國殖民政府的效忠,並把這傳承帶給了下一代。在家中,每年雙十節,他都會掛起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慶祝,家中則把女王登基紀念品天天使用,就算下一代再不敏感,也不可能沒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那時候,戲院播放電影還會奏出《天佑女王》,而《天佑女王》與那些台灣歌曲、黃梅調,在家中彷彿一個整體。換了是《天佑女王》+《國際歌》,就格格不入。

當時整個香港,就是一個避難港的氣氛,國共兩黨同樣活躍,早期又以右派佔優,在這氣氛下成長的一代,容易覺得這種共存是理所當然,殊不知這才是歷史非常罕有的特例。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