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農曆新一年,「新香港」會迎來甚麼改變?恐怕一大「發展」,會由「港康碼」與「健康碼」銜接開始。

中國是首個以「健康碼」控制疫情的國家,系統由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螞蟻金服與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開發。「健康碼」使用大數據運作,除了搜集疫情資訊,使用者的行蹤、消費紀錄、個人財務等個人私隱都無所遁形。據《中國新聞週刊》報導,目前大數據已成為中國國家發展戰略,中國發改委去年12月底下發通知,加速推進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啟動建設全國一體化網絡國家樞紐節點。

而大數據庫有8個樞紐「節點」,其中赫然包括了「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

在北京冬奧開幕前夕,北京繼續以「健康碼」配合極端管控手段,嘗試「鐵腕清零」。例如1月27日,北京豐台區大約兩百萬民眾被要求做第三輪的核酸檢測。當局並公布新措施,凡是近期前往藥房購買發燒、頭痛或感冒藥的人,「健康碼」都會轉為黃色,必須在72小時內接受核酸檢測,才能重獲可自由通行的綠色碼。

有了這套機器,「健康碼」自然不會單純浪費在「防疫」,更是中國監控社會的強力手段。據《立場新聞》報導,去年11月6日,中國維權律師謝陽計劃由長沙飛往上海探望公民記者張展的母親,出發前,國保曾上門勸阻謝陽不果,結果謝陽的健康碼便突然變成紅色,而不能登機。同日,中國維權律師王宇從黑龍江用「健康碼」返北京時,發現她只能選疫情爆發的地區作曾到訪地點,導致她行情受阻,直至同月16日,六中全會決議全文公布後,才能正常登記。

那「中國香港」呢?

去年12月10日起,香港終於推行同樣以實名登記的「港康碼」,與中國大陸廣東省使用的「粵康碼」對接,港人通關時需憑「綠碼」才可獲得免檢進入中國大陸。香港衛生署正在制訂「港康碼」「紅、黃、綠碼」的標準:初步構想,若一棟大廈有人確診,全區居民都會被列為「黃碼」,居於大廈內的居民會全部被界定為「紅碼」,當局更考慮將「黃碼」範圍擴闊至患者所住地區。

日前,港府又宣佈2月24日將推行「疫苗通行證」,規定打針才能進出特定場所,若市民不在「安心出行」加入針卡,在掃瞄食肆或處所的二維碼後,將顯示紅色警告。在新香港「已完善」的立法會中,一眾「港區人民代表」更爭相製造「民意」,聯署要求「安心出行」實名制、建立中央數據庫,以及與「智方便」、「港康碼」的數碼身份認證互通,採集更精準的位置信息。

大勢所趨,恐怕數個月內,「健康碼」就會成為香港人的電子鐐銬,老大哥可以全天候監控著每一個人的日子,已經躍然紙上。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