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剛上畫的Netflix電影《慕尼克交鋒》(Munich: The Edge of War) 以1938年的《慕尼克協定》為背景,嘗試用人性和大歷史戰略的角度,理解當時英國首相張伯倫的「綏靖政策」,突破傳統對張伯倫一面倒批判的平面形象,很有思考空間,對香港也不無啟發。

電影通過英、德幾個青年「激進派」的角色,預言希特拉不會遵守任何承諾,在《慕尼克協定》得到捷克蘇台德區後,還是會要求更多領土,因為他早已決定不斷擴大日耳曼人「生存空間」,而對猶太人的「人道處理」方案,也開始付諸實行。因此,在他們眼中,張伯倫應該拒絕談判,讓德國立刻出兵攻打捷克,屆時盟軍立刻還擊,德國國內不滿希特拉的軍人可以發動政變,就能拯救地球。

電影中的張伯倫聽到這方案後,自然予以拒絕,但原因卻不是相信希特拉,而是覺得這是「必經之路」的一部份。他的理據是,一戰之後,英國國內反戰情緒高漲,民意普遍厭戰,假如英國領袖倉促因為到「支持捷克」而對希特拉開戰,一來內部不會有支持,反而影響士氣;二來英軍久未備戰,也不是早就磨刀霍霍的納粹的對手。他認為必須盡力讓國民知道,國家已經盡一切可能避免戰爭發生,但最後還是要開戰,國內的主和派才會沒有市場,打仗才會萬眾一心;而且短暫的和平,也可以buy time痲痹對手,讓國內立刻升級備戰。

上述理據能否成立,自然不可能有一刀切的答案。值得知道的是,在真正的歷史,張伯倫就任初年頗有政績,建立了現代英國社會的醫療福利制度,比戰後工黨艾德禮政府的功勞更大。而他簽署《慕尼克協定》時,國內民望確然甚高,甚至到了二戰正式爆發、首相位置被邱吉爾取代,他也依然是保守黨黨魁,得到黨內主流派全力支持。邱吉爾當首相時,張伯倫繼續留在內閣,擔任樞密院議長,負責鎮守大後方,二人關係並非後人想像中的差。雖然希特拉提出議和時,張伯倫又再動搖,但最後還是決定全力支持邱吉爾抗戰。

那對2019年的香港,又有何啟示?

有一點香港人和張伯倫是一樣的,就是向全世界證明了自己已經用盡一切方法,依然得不到中國遵守《中英聯合聲明》承諾,包括用最和平的手段,去選贏一個先天設計不公平的議會,卻依然被對方輸打贏要。結果,全世界都知道錯在哪方。要不是香港人已經exhausted all possible options,日後中共拋出的種種「完善方案」,可能還有一些無知婦孺相信。從這角度看,香港人的抗爭,其實是空前成功的。

然而和英國人不同的是,香港人過去二十多年卻沒有真正在buy time,頂多只是為了自己賺錢,只是這兩年間才開始刻意累積實力,可是已經太晚。假如二十年來,就是積極建立國際聯繫、國際企業、乃至國際城市,現在只要振臂一呼,整個alternative plan,就會出現。

歷史沒有如果,但從不同角度,永遠可以啟發今人思維。「綏靖政策」這段歷史,亦可作如是觀。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