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近日有一則不太被主流媒體關注的國際爭議形勢升溫,即「西撒哈拉危機」,卻捲入了不少區域大國,值得略作導讀。

西撒哈拉本來是西班牙殖民地,即台灣著名作家三毛「流浪」的地方;而位於西撒哈拉北部的摩洛哥,本來分別被法國、西班牙殖民,獨立後,一直認為西撒哈拉是「自古以來摩洛哥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1975年,摩洛哥組織民兵越過邊境,佔領西撒哈拉,趕走西班牙人,三毛也因此遷離到西屬加拿利群島繼續「流浪」。

自此,西撒哈拉土地被肢解為三部份:摩洛哥佔領區;另一鄰國毛利塔利亞趁火打劫的佔領區;還有西撒哈拉游擊隊自行立國(「薩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的控制區,背後有摩洛哥世仇阿爾及利亞支持。不久毛利塔利亞戰敗,放棄西撒哈拉一切土地,形勢就變成摩洛哥 Vs 西撒哈拉游擊隊的長期對峙。雖然摩洛哥控制主要西撒哈拉土地,但「薩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卻獲得非盟承認,摩洛哥反而被趕出非盟。因為摩洛哥被逼「脱非」,卻逐步強化了「阿拉伯大國」的身份,在海灣戰爭期間,更是美國地面部隊盟友的主力之一。

這一波衝突升溫,源自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離任前,推動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大和解,和以色列建交的除了阿聯酋、巴林、蘇丹,還有摩洛哥,這些協定被稱為「阿伯拉罕和平協定」。然而當中最有爭議的是摩洛哥,因為特朗普是通過承認摩洛哥對西撒哈拉的主權,換取摩洛哥和以色列建交的,而其他大國至今對這問題都是模稜兩可。此舉除了令西撒哈拉游擊隊強烈不滿,也令它背後的阿爾及利亞憂慮,因為摩洛哥從此獲得了以色列先進武器,令阿爾及利亞連忙從俄羅斯加添軍備。

前蘇聯在舊冷戰時代,其實在不同角落都扶植了代理人。在北非,蘇聯本來就以阿爾及利亞為傳統盟友,這關係自然被俄羅斯繼承。現在,位於阿爾及利亞南部、政變不久的馬里,也逐漸倒向俄羅斯,阿爾及利亞東部的利比亞則四分五裂,令區內開始了「迷你代理人冷戰」。西撒哈拉危機發展下去,也可能將非盟撕裂:近年一些非盟國家已不再支持西撒哈拉,改為同情摩洛哥;但西撒哈拉前宗主國和一些拉美西語系國家,則依然是西撒哈拉游擊隊的盟友。長此下去,也可能出現地緣政治的變異。

現在是全球大格局洗牌之時,任何地方衝突,都牽一髮動全身,是為大時代。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