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馬來西亞華裔歌手黃明志創作的《玻璃心》為今年討論度最高的華語歌曲之一,不單曾在多個國家的歌曲排行榜佔據第一位,諷刺小粉紅和中國政府的歌詞亦廣為人知。然而不少大馬華人其實非常親中挺共,尤以上了年紀的一輩為甚。究竟甚麼原因導致馬來西亞華人如此「愛祖國」?近年的馬來西亞小粉紅又是怎樣煉成的?《關鍵評論網》去年一篇林怡廷的文章觸及這議題,很值得重新閱讀。

大馬華人只佔馬來西亞約2成人口,該國的政策一貫向主體民族、佔近7成人口的馬來人傾斜,加上兩族之間存有宗教和歷史的糾葛,使得部分大馬華人認為自己在國內是被欺壓的一群。當中國近年迅速崛起、並積極向外發展時,大馬華人以為找到靠山,「民族感情」就被激發出來。

此外,老一輩的大馬華人普遍對中國仍抱有情懷,甚至視自己華人的身份先於馬來西亞人。這種中國情意結,以及典型華人的傳承思想,使得大馬華人十分重視華文教育以及華文媒體,但在演算法下,馬來西亞的傳統華文媒體與簡體字世界相連,立場十分親中。中國過往並不需要刻意經營,已可令當地華文報紙和電視台跟隨大外宣的方向;現在有了帶風向的網軍,更是無往而不利。

隨着報紙和電視的沒落,中國的大外宣政策隨之轉移至Youtube和Facebook等新媒體。以「亞洲紅點傳媒」(31萬訂閱數)和「小馬識途」(16萬訂閱數)為例,兩者都是由年輕馬來西亞華人經營,不約而同地在近兩年突然迅速竄起的Youtube頻道,透過專門評論與中國以及華人相關時事和政治議題,頗受年輕大馬華人歡迎。

這兩個頻道的最熱門影片亦與香港有關,分別是「香港人為什麼不覺得自己是中國人?」(190萬次觀看次數)和「港獨黃之鋒背景是越裔?香港前特首梁振英蘋果日報全版廣告取代習總」(64萬次觀看次數)。兩條影片內容不單跟貼中國大外宣風向,評論區亦十分和諧,用戶主要以簡體中文討論,最多人讚好的評論分別為:「一位馬來西亞人說:中國好了,華人臉上有光!」以及「黃之鋒是美國分裂香港的一個代言人而已」等小粉紅論調。

不論是節目內容,或是經營模式,以及評論區的反應,「亞洲紅點傳媒」和以「華記正能量」為同路人的「小馬識途」,都與曾被指接受中國政府資助、現時在中國生活外籍Youtuber「Nathan Rich」和「Lee and Oli Barrett」類似,透過無間斷上傳大外宣影片,從而在新媒體分別影響大馬華人和外國人的取向。馬來西亞華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強力輸出,使得老中青三代的大馬華人都持續受到中國大外宣的影響,立場和觀點,都可能不自覺地變得「跟黨走」。

林怡廷對上述現象的專題報導,指出多名馬來西亞資深媒體人和記者都發現,大馬華人在2014年支持和反對香港雨傘運動的輿論約各佔一半,但到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則急速變為8成反對。馬來西亞時事評論員黃麒達亦在該篇報導表示,大馬華人對中共大外宣完全沒有抗體,並認為馬來西亞社群媒體平台已嚴重淪陷。

耳濡目染下,不同年齡層、「愛祖國」的大馬華人變為小粉紅的可能性亦隨之升高,最終煉成一大群現時活躍在Youtube和Facebook留言區、自願無償為中國推行大外宣的馬來西亞小粉紅。這是足以影響國際輿論的深層結構,假如處理不慎,也可以是「新香港」的未來。可以如何扭轉?馬來西亞的朋友,可以如何覺醒?

▶️ 參考:新冷戰下的馬來西亞:中國大外宣的經營真的有效嗎?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8587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