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擔任德國總理13年的默克爾,過往被視為歐洲「實然領袖」,但她卸任之後,德國變成三黨聯合政府執政,新任總理可能強勢不再。隨著德國變天,歐盟內部的勢力平衡也面臨重新洗牌,躍躍欲試希望成為歐盟新領袖的法國,將於2022年1月接任歐盟理事會輪任主席國,近來動作尤其積極。

法國總統馬克龍與意大利總理德拉吉剛在羅馬總統官邸簽署《奎利納萊條約》,內容涵蓋外交、軍事、移民等政策。德拉吉形容簽訂儀式是兩國關係的「歷史時刻」,而馬克龍形容條約將「印證兩國深厚友誼」,被看作抵銷德國在歐盟領導權的大戰略。

德國領導下的歐盟,被長期批評偏袒北部、工業國利益,法國作為農業大國,一直頗有微詞,南部最大經濟體意大利的不滿更多。法國和意大利屬相鄰國家,亦同居於地中海沿岸,文化、語言上的連繫源遠流長,本來緊密合作是順理成章。

事實上,簽定法意雙邊協議的構思,早在2017年時已有討論。然而,2018年意大利極右反歐盟政黨「五星運動」上台執政, 時任內政部長公開批評馬克龍處理難民問題的手法,令兩國關係陷入冰點。直至五星運動政府於今年1月倒台,改由德拉吉領導的大聯合政府上場,法國政府今年4月亦拘捕曾策動刺殺意大利總理的「赤軍旅」7名成員,兩國關係才逐漸破冰。

假如法國能搶奪「新歐盟」的領導地位,然後把重心逐步調回南部,這對整個歐盟的結構,自然有根本影響。但德國即使出現新政府,也不可能放棄對歐盟的支配地位,未來德法兩國的暗鬥,也可能被某些「外國勢力」所乘,令歐盟步入新一段不穩定期,亦未可知。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