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這是我從越南購買的越南書,我自然不懂越南文,但當時覺得這是非常寶貴的歷史資料,而且我在香港未見過中英文版,於是就立刻買下來。這本書是關於越共領袖(也就是「新越南」國父)胡志明在香港被囚三年的經歷(1930-1933),除了他本人和香港的淵源,也包括當時中英法等國的幕後角力。有關內容,在胡志明博物館有一個展區,而這本書的資料詳細百倍,包括了當時港英政府和英國當局處理的解密檔案。

以下是我從前寫下關於「胡志明的香港基地」的故事,現再重溫:

//胡志明的香港基地

不僅保大帝在香港曾作寓公,越共領袖胡志明與香港也有淵源,而且更為關鍵。胡志明年輕時化名「阮愛國」,不僅是越南第一個共產黨人,還與孫中山、周恩來等相熟。1925年,胡志明為支持香歷史上第一次大型群眾運動「省港大罷工」,特地到廣州,以粵語發表演說,這種「越粵港身份認同」,只有在還使用漢字的舊越南時代才會出現(順帶一提,胡志明漢學根底甚深,掌權後卻提倡去漢字化)。胡志明創辦「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向越南社會傳播共產主義的地方,也是在廣州。至1928年前後,「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在中國南方和越南社會的聲勢都十分浩大,法國殖民者、中國國民黨一度對胡志明共同圍剿。

為此,胡志明將活動基地轉移到香港。

不久越南左翼運動星火燎原,國內出現多個山頭,彼此缺乏協調,解決這問題的地方,也是香港。1930年,胡志明化名「宋文初」進入香港,以共產國際代表身份,召集越南各個共產組織代表,舉行統一大會。當年2月,胡志明起草的各項章程被與會代表通過,統一的「越南共產黨」在香港成立,開會地點在九龍華仁書院,目標就是越南獨立。

有趣的是,「越南共產黨」這一強調民族獨立的「本土化」訴求,一經提出,卻受到來自共產運動的批判,認為這類口號過於民族主義、忽視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精神。1930年10月,「越共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又是在香港召開,會上將組織更名為「印度支那共產黨」,可見印支共黨運動和香港淵源之深。1931年,印支共產黨正式加入共產國際,不少成員都是華裔。後來中共建政後,「印支局」不少地下黨員繼續活躍香港,和香港的地下黨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不過這是別話,按下不表。

共產國際印支局在香港成立後,核心組織幹部很快就被法國殖民者逮捕,胡志明本人也在香港被港英政府拘捕。港英當局一直知道其人其事,至於如何處理,則很考政治智慧。胡志明否認自己是法國通緝的共產運動人士「阮愛國」,港英沒有即時將其引渡回越南,而是關押在域多利監獄。1930年8月,港英政府曾決定將胡志明引渡,胡志明的代表律師Francis Loseby據理力爭,成功申請人身保護令,代表胡志明申訴至英國樞密院。就這樣,爭取了近一年時間,胡志明也在香港渡過了平靜的牢獄歲月,並寫下傳世至今的《獄中日記》。

直到1932年7月,港英和胡志明的律師在英國樞密院調解下達成協議,英國形式上「驅逐」胡志明,但不得限定目標地點,胡志明因此得以免於被遣返越南,也不用面對法國捕殺。1933年,胡志明在在港英安排下,前往同屬英國殖民地的新加坡,被新加坡拒絕入境,又輾轉前往廈門,就此逃出生天。

港英上述安排,皆向法越當局隱瞞;為了減輕來自法方的壓力,胡志明的律師高調在香港散播「胡志明病逝」的消息,港英政府對此不予表態。其中默契,頗堪玩味。從中不難看到,港英殖民時期的香港,與「越南帝國」和「越共」領袖都有交集,當時的英法遠東博弈,正是以香港為漩渦中心展開,繼而波及中國內戰。香港歷史上的國際身份,與及「白手套」功能,可見一斑。//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