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提及澳門傳媒,不少新一代香港人會想到網媒《愛瞞日報》,或起碼對這名字不陌生。由2014年澳門「反離補」運動和「民間公投」,到2016年「暨大一億」事件,《愛瞞日報》在近10年的澳門社運,都起著重要作用,亦經常報導主流媒體刻意忽略的澳門大小事,不少香港人都是透過《愛瞞》,才知道澳門的真相。

但隨著澳門民主派在今年立法會選舉被全部DQ,「新澳門」和「新香港」難兄難弟,引發民主派被團滅的骨牌效應。在缺乏經濟來源下,新澳門學社旗下的《愛瞞日報》於周二晚突然宣布翌日零時起停止運作,其後更將專頁關閉,讀者已經無法查閱昔日的所有報導和內容。

這個澳門最具影響力、擁有近12萬粉絲的網媒平台,在「新港澳」時代下黯然退場,或許亦暗示了港澳網媒的最終命運。

《愛瞞日報》在周二晚上7時許,發有最後一條帖文:「由於前所未有的環境變遷,資源稀缺,《愛瞞》社交平台將自2021年10月20日凌晨零時起停止運作。長久以來,《愛瞞》克盡己職,堅守新聞自由價值,呈現澳門的多元面貌。承蒙讀者錯愛,有幸運作至今。在此,再次感謝大家歷來的支持和指正,再會。」

此貼文有近萬人「按讚」、及有大批留言,港澳傳媒界亦對《愛瞞日報》 的停運感到錯愕及可惜。

作為《愛瞞日報》網媒的創始人、於2018年才離開的前副社長崔子釗透露,他雖然預料在DQ事後,《愛瞞日報》停運是早晚的事,但還是不明白為何結束得那麼倉促:「怎麼不想想它續存的可能性?在澳門來說,一個12萬粉絲的專頁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他認為,平台及其新聞內容是澳門人珍貴的歷史資料,即使停運,亦應該保留專頁,強調其狀況與香港《蘋果日報》並不相同。他又不理解現任負責人,在停運的處理上過於低調。他稱因為此事,很多港澳傳媒向他查詢,現任負責人卻連電話也不接,「其實傳媒行家都好關注《愛瞞》這個澳門網媒」。

崔子釗與前社長周庭希,在《愛瞞日報》宣布停運當晚,向現任社長甘雪玲發出了公開信,呼籲保留《愛瞞日報》專頁及過往內容,「讓它們仍能在網絡世界被看見」。

崔子釗於2010年接手《愛瞞日報》後,逐步將原來只是惡搞社會議題及官員的紙本刊物,過渡至社交媒體平台,並從多媒體惡搞創作轉型為網絡媒體,揭露多個澳門社會及政治議題,文字、影片和圖片等幾乎由他一手包辦。2014年5月,「反離補」運動成為澳門回歸以來最具規模的社會抗爭,《愛瞞日報》在宣傳及動員上起到很大作用。同年8月,澳門政府為打壓「民間公投」宣傳,派出司警將崔子釗及另一記者以現行犯帶走。

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以後,中共改以強硬方式全面統治港澳,原有的公民權利及言論自由等底線不斷退後,「一國兩制」早已名存實亡。澳門當局也以疫情為由,禁止居民發起遊行,悼念六四又被指是顛覆中共政權,澳門民主派亦全面被DQ,無法再進入議會。

崔子釗認為,澳門政府的權力不斷擴大,但監督它的力量正不斷萎縮,預料港澳兩地的網媒,將進一步受到限制和打壓。他希望澳門人不要對正在失去的,逐漸變得沉默或視而不見,「縱使未必有力量去反抗,但內心仍需要一種抗拒精神」。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