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以戲論戲﹐而不談其文宣背景﹐《建黨偉業》其實是一部挺不錯的電影﹐只要細心觀看﹐更會發現若干翻案的佈局。當然﹐「微調」歷史內容以配合國共兩黨的「應有」形象﹐還是免不了的﹐這裡先談電影的民國與真相的若干出入。

(一) 反帝制篇

根據劇情交代﹐中國共產黨的「建黨偉業」直接催生於五四運動﹐而五四運動群眾的愛國熱情﹐又與民國成立八年來出現的兩次帝制復辟有關﹐因此﹐「反帝制」涉及中共道統﹐必須被重點交代。

但客觀事實是﹐袁世凱稱帝和張勛復辟的最大失敗原因﹐並非單是民心向背﹐當時國民對「君主立憲」和「民主共和」的差異確實理解有限﹐北洋派系的內部矛盾﹐才是民國得以延續下去的關鍵。但是在電影﹐幾乎沒有交代袁世凱的北洋親信段祺瑞如何乘機逼宮﹐沒頭提及大小軍閥如何消極鎮壓反復辟陣營以以保存實力﹐也沒有交代段祺瑞如何設局讓張勛搞復辟而成為「再造共和」的功臣。

我們用今天的常識﹐自然假定帝制極不受歡迎﹐並且是因為沒有民意才被推翻。至於當時真心相信君主立憲能救國的聲音﹐則被按下不表﹐並且淹沒在政治正確的洪流中。

「護國軍總司令」唐繼堯被一筆抹煞

在交代袁世凱帝制失敗的部份﹐一如教科書﹐護國戰爭的出現自然被列為主因﹐而蔡鍔也被嘉許為護國元勛。但事實上﹐護國軍總司令並非蔡鍔﹐而是云南督軍唐繼堯﹐蔡鍔是唐任命的第一司令官。雖說唐繼堯是蔡鍔所提拔、並向袁世凱舉薦以代替自己﹐但要是沒有唐的官方地位﹐以及其本土雲南人的身份﹐也許護國軍連舉旗也成問題。

在《建黨偉業》﹐卻完全沒有唐繼堯的身影出現﹐一來自然是為了突出「主要人物」蔡鍔﹐但似乎更重要的原因是唐繼堯後來以反共著稱﹐也是積極支持搞「聯省自治」的南方軍閥﹐最終背叛孫中山﹐一度在孫死後出兵攻擊廣州國民政府。假如唐繼堯成了護國戰爭的主角﹐電影要解釋共產黨繼承護國戰爭的正義傳承﹐未免要多費唇舌﹐自不妨輕輕放下。

突出蔡鍔還有一個目的﹐就是介紹後來的紅軍總司令朱德出場。朱德的前半生確實是個小軍閥﹐自稱蔡鍔對他影響深遠﹐他早年向陳獨秀提出加入共產黨時﹐就因為「軍閥氣息太濃」被拒(電影自然沒有交代)﹐但畢竟在護國戰爭期間﹐並非一個重要角色。朱德在《建黨偉業》英雄主義地單槍匹馬衝鋒陷陣﹐明顯是為了人物形象塑造的創作﹐當然他在此役表現出色是有記載的﹐但我們卻很難如電影所言﹐認為蔡鍔軍「戰勝」了北洋軍的吳佩孚。

事實上﹐吳佩孚是北洋集團的最傑出人物﹐前半生猶如戰神﹐在二十年代的中國聲望甚高﹐他力勸上司曹輥不要全力支持袁世凱稱帝﹐也不要虛耗兵力和護國軍硬碰﹐認為做做樣子就是﹐這才讓朱德所在的蔡鍔軍維持了局面。這些自然也沒有被納入劇情。

(二) 張勛的風箏

到了講述張勛復辟﹐電影情節虛構得更兒戲。特別是那幕講述「小學雞」皇帝溥儀在復辟典禮當日﹐讓弟弟溥傑把風箏綁在張勛身後﹐命令張勛放人肉風箏﹐以突顯帝制的荒唐﹐實屬全片最大敗筆。須知當日溥儀能說什麼、不能說什麼﹐都是張勛會同一群遺老預先定好了的﹐遺老別的不懂﹐卻最重禮儀﹐絕不容許這樣出格的事情發生。溥儀雖然早已遜位﹐但當時小朝廷還住在紫禁城﹐內務編制仍在﹐他天天學習這個﹐年紀雖小﹐對基本禮儀也不可能不懂。

況且張勛復辟固然是鬧劇﹐但當時聯名支持的京官也不能完全抵賴是被逼。他們當中不少受恩與慈禧太后﹐對滿清尚有眷戀之情﹐既然有了張勛承擔道德責任﹐態度也無可無不可。例如與段祺瑞、馮國璋齊名為「北洋三傑」的元老王士珍也在復辟過程擔當了要角﹐這後來自然成了他的污點﹐雖說是被張勛所脅﹐但被看作軟弱的總統黎元洪尚可以不就範﹐可見張勛挾「督軍團領袖」之名主持復辟﹐確實讓一些權貴、舊學者以為說不定事有可為﹐反映是否復辟並非所有人心目中的大是大非問題。

為了樹立張勛的老粗形象﹐《建黨偉業》安排他衝進民國議會﹐批評議會「吵吵鬧鬧」、予以解散﹐又脅逼國會領袖﹐這一幕也是莫須有。邀請督軍團調解府院之爭的是段祺瑞﹐而段為了通過對德宣戰案﹐早就安排軍人脅逼議員投票﹐類似場景早已出現﹐不過主角不是張勛。張勛要幹復辟「大事」﹐還根本毋須浪費時間理會國會。

而且電影中出場的國會領袖是林森﹐雖沒有明言他擔任什麼職務﹐但位置似屬議長(或起碼是派系領袖)﹐這就奇怪了﹕林森是後來蔣介石年代國民政府名義上的主席﹐但當時只是一個普通議員﹐忽然被安排出場﹐縱是為了製造歷史的連貫性﹐斧鑿痕跡卻未免太深。要說對議員、人民代表的粗暴﹐早期的中共蘇維埃政權恐怕比張勛等各路軍閥更勝一籌﹐在其治下﹐不少地方鄉議代表都因為階級成份被整肅﹐相較下﹐民國初年國會的「吵吵鬧鬧」﹐反是近代最自由議政的場所﹐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三) 袁世凱後人的翻案

《建黨偉業》雖然基於政治正確原則﹐對早期民國歷史和中共黨史有不少「藝術加工」﹐但與此同時﹐也有不少神來之筆﹐讓人想入非非。無論是編劇、導演有心曲線翻案﹐還是誤打誤撞得到戲劇效果﹐這些重點都必須重溫。

電影第一幕就出現一場兇案﹐死者是光復會元老陶成章﹐兇手是青年蔣介石﹐幕後指使是孫中山親信、民國開國功臣兼黑幫頭子陳其美。但電影對這案件的來龍去脈交代不詳﹐而且本案對及後的劇情開展毫無關係﹐究竟為什麼要放進去﹖

原來緊接的下一個高潮﹐就是著名的宋教仁被殺案。而根據主流教科書﹐宋教仁主張議會政治﹐袁世凱擔心權力被制衡﹐於是讓親信趙秉均安排另一派黑幫痛下殺手。但《建黨偉業》卻一反樣板戲常態﹐沒有正面完全暗示袁世凱是幕後黑手﹐只說宋案引發了「二次革命」戰爭。假如觀眾沒有教科書的先入為主﹐特別是如果觀眾是外國人﹐會很可能以為兩件兇案的主謀是同一批人。其實一直有一派學者認為暗殺宋教仁的正是孫中山指示下的陳其美一系﹐這立論近年得到越來越多的佐證。

事實上﹐近年袁世凱家族的後人特別積極翻案﹐並對本片發表了不少評語。不知是否因為這原因﹐《建黨偉業》的袁世凱形象相對立體﹐特別是他對日本駐華大使日置益逼他簽署二十一條時發怒﹐更是直接與傳統史觀抵觸。這確實是更接近歷史真相的﹐袁世凱對日本的反抗有不少文獻可考﹐他的後人認為以中國當時的國力﹐袁世凱已是盡力保護國家利益﹐要是當權的是包括孫中山在內的其他人﹐讓步可能更多。

此外﹐袁對日置益說「伊藤博文生前也不敢對我這樣無禮」﹐這也並非吹牛﹕袁世凱發跡在朝鮮﹐那時曾與日本維新首相伊藤交手﹐指揮清軍擊退日軍﹐是以在當時中國﹐他其實也擁有豐厚的愛國資本。伊藤博文身為日本名臣﹐據說一度被光緒考慮聘請當顧問﹐他看重的滿清大臣沒多少﹐除了李鴻章﹐就是袁世凱。袁氏死前自言「為日本除一大患」﹐雖屬自誇﹐但繼他以後的北洋軍閥沒有一人更能抵禦日本﹐卻是事實。

(四) 五四運動與北洋政府

談到北洋軍閥﹐已有不少關於本片的評論說過﹐我們常說北洋軍閥如何如何腐敗﹐但從《建黨偉業》可見﹐那年代卻實在比現在的中國自由﹐市民可以隨便辦報﹐擁有言論自由﹐而且管治並非完全高壓﹐例如軍警就被五四運動的學生說服讓路。如此借古諷今自然有其局限﹐但假如北洋政府採取現在中國處理政治犯的方法﹐對待萌芽時期的進步青年﹐局面卻可能完全不同。

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恩來在獄中搞絕食抗爭﹐在現在的制度絕不可能成功﹐但在北洋政府治下卻得以英雄出獄﹐負責北平治安的楊以德更以人道主義探望學生﹐當時他的上司是曹銳﹐也就是以賄選總統著名的直系軍閥領袖曹輥的弟弟。

曹輥家族在北洋軍閥當中﹐已是名聲較差的一人﹐尚足以如此對待學生﹐還不用說當時被民眾視為愛國將軍、當代關羽的吳佩孚等形象健康的新軍閥。有網絡評論說《建黨偉業》是「一部向北洋政府致敬的電影」﹐雖屬惡搞﹐但也並非全無道理。

最後﹐原來象徵極度正義的五四運動﹐在《建黨偉業》裡﹐似乎卻出現了微妙的修正。例如學生火燒趙家樓一役﹐多少有現政府宣傳的「暴民」影子﹐而力主學生不應搞事的保守派北洋教授辜鴻銘﹐在電影的形象卻具大師丰采。他被學生包圍﹐質問何以不支持五四運動﹐而施施然從容離開那一幕﹐甚至讓觀眾覺得理性的他才是正確的一方﹐而以往在同類電影﹐是絕不會予人類似思考空間的。

又如電影早已借民國外交元老顧維鈞口中表示「弱國無外交」﹐暗示當時被針對的三名「賣國賊」並非真正的賣國賊。此三人根本無能力扭轉乾坤﹐卻淪為「學生暴力」的發泄對象﹐按電影佈局﹐誠屬不幸。《建黨偉業》正面講述三人家眷哭著投訴在日本被群眾包圍、回國也被群眾包圍﹐楚楚可憐的樣子﹐更易令人同情。

說到底﹐五四運動雖然是中國愛國教育的重要學習對象﹐但要是當代有任何青年要傚法搞「新五四」﹐恐怕會立刻變成「尋釁滋事」﹔只要出現當時十份一的暴力﹐更會被官方媒體全天侯宣傳為「暴徒」﹐不會像北洋政府的徐世昌總統那樣﹐只是罵了句「幼稚糊塗」了事。

有中國教授在畢業禮大膽戲言﹕「現在鼓勵你看《建黨偉業》﹐卻不容許你建黨」﹐說的就是這麼回事。假如觀眾繼續對電影精讀﹐恐怕它的遺害比《讓子彈飛》更嚴重﹐所以愛國愛黨的我們﹐必須警惕這部拿著紅旗反紅旗的大毒草﹐中宣部應該予以禁播﹐以免其荼毒下一代。

(五)﹕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變成冗員

《建黨偉業》除了早前談及的對民國早年歷史作出若干微調﹐對中共自己的早年歷史﹐自也有不少藝術創作﹐值得被列入國民教育教材。

眾所週知的是﹐中國共產黨是共產國際協助成立的﹐任何黨員對此都不會否認。但後來中蘇交惡﹐自此中共更希望強調其「本土性」﹐以免被當作蘇聯的附庸﹐類似精神﹐其實在北韓金日成的所謂「主體思想」也有所體現。因此共產國際在中共早年黨史的角色﹐就時常被有意無意間淡化。

以中共建黨的「一大」為例﹐共產國際派了來自荷蘭的共產黨員馬林來協助組織成立﹐這是共產國際史的大事。但在《建黨偉業》﹐馬林在會上形態被動、默不作聲﹐看似毫無建樹﹐唯一說話是問了句「李大釗同意了沒有」﹐仿如可有可無的擺設。單看這樣的情節﹐似乎他只是一個特邀來觀禮的國際友人﹐身份和今天人民大會堂台下那些負責拍掌的外賓差不多。

但實際上﹐共產國際絕對是中共建黨的最大關鍵。當時各式各樣思維的讀書會、研究小組在民國如雨後春筍成立﹐中共卻以人數極小的基數脫穎而出﹐與共產國際的教導和支援關係至巨。陳獨秀起先是不願意接受共產國際指導的﹐直到他有一次被捕﹐馬林斥資把他救出來﹐這位讀書人才覺悟到金錢的重要性﹔而整個共產黨的組織架構、建黨前期的財政資源﹐都有馬林的重要參與在內。而且馬林也是後來說服孫中山接受「聯俄容共」的核心人物﹐否則以中共當時的實力﹐若沒有共產國際在背後、沒有蘇聯的錢包在背後﹐哪裡有什麼資格和龐然大物國民黨「聯」起來﹖

就是根據出席一大的代表包惠僧回憶﹐馬林本人在一大大會也是出盡鋒頭﹐「聲若洪鐘、口若懸河、有縱橫捭闔的辯才」﹐令這些理想青年紛紛折服﹐絕非不能溝通的木偶。而且沒有他的提點﹐這些青年也不大懂提前結束會議以逃避追捕﹔電影倒有交代這是馬林的功勞﹐但電影裡的一大黨員在他發話時﹐已全體覺察不對勁﹐這也與史實不同。

可惜馬林後來和共產黨分道揚鑣﹐變成了托派﹐在共產國際也變成負面人民﹐就是沒有後來的中蘇交惡﹐馬林也難在中國得到應有的肯定。

Files

Comments

Thomas W

由中共建黨到1949在中國大陸推翻國民政府,犯下了當前法律的以下幾點 1. 煽動暴力(組織鼓吹工人運動) 2. 勾結外國勢力(得到共產國際的資金、人員援助) 3. 分裂國家(建立瑞金政權) 歡迎大家補充

Li Kaifong

吳佩孚是第一個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