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重溫六四與香港,不能只看六四悲劇、百萬人遊行和「反共義士」肥媽。當年港英政府的處理,同樣可圈可點。

六四之後,香港爆發空前信心危機,那是香港人人表態的運動,結果中國卻更加強硬,這對八年後就要「回歸」的香港人,完全是一個「震撼教育」。當時離開香港的總人數連同家庭,前後應該有一百萬,不少香港領袖都要求英國向全體港人發放居英權,盡道義責任。

但當時英國非常抗拒,最終只給予五萬個居英權家庭quota,讓林鄭月娥、周融等一家,得以共享大英帝國榮光,其他香港人就要「回歸」。這次BNO5+1計劃令人出乎意料,正是因為英國人從來是沒有這樣有義氣的。

拒絕了居英權,英國想到的替代品是大興土木,去穩定人心。這就是港督衛奕信的trademark「玫瑰園計劃」,也就是今天大嶼山機場附近的十大建設。計劃最初說要耗資2000億港元,後來「微調」到1500億,總之是香港開埠以來的天價。衛奕信的說法,是要用行動證明港英對香港未來充滿信心;但陰謀論者自然認為,這只是英國要在離開前賺盡的算盤。大半年前,和前發展局局長麥齊光的訪談,就介紹了這個玫瑰園計劃的來龍去脈。

為了得到中方諒解,英國首相馬卓安甚至親身飛到六四後的北京談判,不惜打破國際制裁、與當時全球最不受歡迎的李鵬握手,可見玫瑰園對英國的重要性。在中方抗議下,英方勉強答應留下200多億港元予特區政府;後來北京表面上屈服,其實也是計算到玫瑰園對自己同樣有利。

弔詭的是,最終玫瑰園的合約,衛奕信決定「公開招標」、公事公辦,結果英商只得到其中的16%,日商卻佔高達26%,這令英商在馬卓安跟前對衛奕信瘋狂「篤灰」,罪名之一是說他「投共」。而玫瑰園引來大量外資在香港賺錢,也的確以麻醉藥方式穩定了局面,也讓中國對這群洋人「看透了世情」。結果衛奕信黯然下台,換來末代港督彭定康,他推行的民主化計劃,我們上週已重新介紹過。

其實英國這「一手軟、一手硬」,相互之間並無衝突。六四之後,明知道中共政權的殘忍屬性積習難返,一方面搞玫瑰園計劃賺錢,另一方面讓彭定康搞民主化,去讓香港人儘量得到「民主抗共」的本錢,這才符合英國的理想與現實。

這些歷史,到了今天依然實用:英國的BNO5+1計劃,其實也imply了一個「新玫瑰園計劃」,那些港商(不分黃藍)肯定會乘機大力投資英國。而中國眼見玫瑰園計劃畢竟穩定了局面,也深信香港人可以用「買樓買車炒金炒股」解決,到了今天還在「送樓谷針」,可見一斑。由於英國當年拒絕給予全港市民居英權,令能夠移民的都是中產港人,而他們的價值觀,在中國「大國崛起」後,很自然就和新維穩狀態水乳交融,逐漸淪為今日的海外藍絲族群。

當年英國的決定,似乎有三條路線:對北京綏靖的衛奕信路線;利益至上的英商路線;理念先行的彭定康路線。時至今日,第二、三條路線看待BNO問題逐漸趨同,第一條路線則被反送中壓下來、主事者也逐漸覺醒,於是新政才能出現。今天的南深圳當局,卻以為依樣葫蘆,就可以把一切推倒重來,可能嗎?

Comments

D C

完來英國人咁識玩

Löwe in Wiese

It is a new perspective. Maybe at that time, the Brits had already seen through that there would be little redeeming qualities in the Hong Kongers. Freedom itself is just an imported concept to the east. Without going through prolonged struggles like civil war in the Western world, this is just a concept. People embraced it was not because of its moral imperative, but it happened to be a mean to bring wealth. Once the tide had turned from relying the rest of the world to Mainland, many simply renounce yesterday’s belief and deflect to the other end. If so, we, bearer of no redeeming qualities, deserve no salvation at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