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早前訪問了桌遊專家Charles Yan,令我想起經典桌遊《大富翁》(Monopoly)。

我不是《大富翁》的忠實粉絲,卻有收藏不同版本大富翁的習慣,因為那些地名,每每縮影了國際關係的變遷。而《大富翁》的歷史,也充滿被忽略的國際政治意識。

美國銷售人員Charles Darrow本來被視為《大富翁》創始人,他也是世上首個因遊戲成功、而成為「真・百萬富翁」的人。不過,其實在 Darrow 之前,一位美國左翼女權主義者Elizabeth Magie,已經在1903年原創了這一遊戲,當時被稱為《大地主》(The Landlord's Game)。Magie 設計遊戲的靈感,則是源自經濟學家Henry George,後者認為政府應對土地財產徵稅,以保障社會公共財富,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位「左膠」。Magie 希望通過遊戲,推廣 George 促進社會公平的經濟思想,再推進其兩性平等思維,所以,也是一位「左膠」。Darrow不是「左膠」,沒有這些包袱,只是將Magie 的版本簡單「再包裝」,在自己於大蕭條期間、窮困潦倒之時,將之賣給遊戲公司Parker Brothers,就獲得始料不及的成功。所以一開始,《大富翁》就捲入抄襲疑團;遊戲大熱後,不同版本、規則的爭拗,更是無日無之。

單論不同版本的《大富翁》,已足以成為博士論文的國際關係大題目。最早由Parker Brothers公司於美國出售的《大富翁》,被稱為「亞特蘭大版」,因為這一版本在棋盤上,加入了亞特蘭大的著名物業地標;又因為玩家傾向以遊戲版圖上最昂貴的物業,作為版本設計的俗稱,故此「亞特蘭大版」又稱「Boardwalk版」。

《大富翁》史上第一個中文版在1965年於香港推出,在香港本地製造、發行,當時中譯「財源廣進」;1973年中文版第二版亦在香港推出,中譯名才正式改為「大富翁」。印象中,小時後也玩過這類經典版本,也玩過不少山寨版,不過具體記憶已很模糊。逐漸香港的《大富翁》版本有了「石澳版」、「太平山版」等,近年還通過「公投」,增刪不同地標名字,最新一期把長期出現的淺水灣、跑馬地除名,卻出現近年大熱的「西九」,頗令人神傷。而在台灣,1960年代引進遊戲時,不少卡牌設定,都反映出當時兩岸劍拔弩張的政治氛圍,例如寫上「愛國勇士,保國衛民。英勇擊墜共軍戰機!依投擲骰子點數,決定擊落戰機數目」云云。今天看來,彷如隔世。

《大富翁》遊戲針對世界各國進行「在地化」的推廣手段,讓它迅速從美國風靡至全球,而隨之而來的,還有全球規模的「大富翁巡迴賽」(Monopoly World Tournament)。賽事是全球《大富翁》愛好者自己組織的活動,各地玩家先自行通過不同方式(比賽、答題等),選出代表選手,再商議於某一城市,舉辦為期兩天的總決賽,香港作家畢華流就曾獲全球冠軍。最近一次《大富翁》世界巡迴賽,在2015年於澳門威尼斯人酒店舉行,不啻為民間國際盛事。

然而在世界玩家們享受《大富翁》帶來的樂趣時,已沒有多少人注意到「真.創始人」Elizabeth Magie設計遊戲的初衷。原來她曾為遊戲設計了兩種規則,除了今天為人熟知、以「壟斷」勝出為目的的規則之外,還有一套以「創造財富、玩家共享」為目的的政治正確版「另類」遊戲規則。Magie本來期望,遊戲可讓大眾意識到資本主義壟斷行業發展、導致社會貧富懸殊的弊端,從而推廣左翼知識分子對「社會公平」的訴求,未曾想到後人普遍對追求絕對勝利的壟斷模式更感興趣,而對左翼理念提不起勁,實在極其諷刺。

更諷刺的是,Magie自己也敗在「資本的邏輯」面前:Parker Brothers公司僅僅用了五百美元,就將《大富翁》遊戲產權買斷,Charles Darrow和Parker Brothers公司隨後憑這遊戲賺得盆滿缽滿,Magie 則長時間被玩家忽略。

《Washington Post》曾為《大富翁》遊戲的淵源專題報道,說這一遊戲的誕生與演化,本身就是「資本家戰勝左翼知識分子」的情景再現。為什麼《大富翁》在香港歷久不衰?這段可圈可點的背景,同樣適合香港「港情」,盡在不言中。

Comments

James Lo

我有一副九七回歸特別版,啲銀紙都係用返香港嘅貨幣顏色印刷亦非常精美。而畢華流,更是我中學時代最喜歡的作家,他也將自己當日贏得全球大富翁冠軍的經歷記錄下來,書名叫做「蒙地卡羅戰記」。

Izumi

小時候玩的大富翁,有「擊落米格機」仲得二千,可見七十年代香港點睇大陸

Wendy Lam

真係好懷念細時玩大富翁!😊

Wendy Lam

终於再進一步整蘋果日報!😡 教授,你睇佢哋今次係咪真係要解決佢同其他傳媒如大紀元?

Patrick Lam

其實真係講左好多次,自己唔走都好,錢跟小朋友一定要送到外國,遠離南深圳。

Gary Ng

我本身唔鍾意玩大富翁,亦都唔想小朋友玩大富翁,係因為大富翁就係地產霸權嘅勝利 香港嘅地產霸權已經夠可怕,唔想小朋友變成覺得靠地產先可以做到大富翁嘅錯誤觀念

悉尼 袋鼠

選美獲得亞軍 10元 幾十年前移民,買咗一套山寨版大富翁收藏

Elaine Yip

我真的不知原先的設計想啟發 社會公平 和貧富懸殊的問題。覺得小朋友玩大富翁可認知當地地區名稱及其土地價值是好事, 而且在遊戲中享受與人相處的樂趣, 學習輸贏並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