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新任泰王公眾形象甚差而奉行「威權」治國,全球皆知;但我們對泰國「和平友善」的認知,其實和歷史上的泰國形象頗為不同,這卻鮮為人知。

事實上,泰國王室從來就是充滿陰謀傳聞的家族,其不透明程度,遠超今日的日本皇室。在區域層面,泰國也不是很愛好和平的國家,二戰期間的爭議歷史,令今日泰國依然有不少納粹擺設,堂而皇之在公共空間陳列理論,更不用說泰國比中國更早擁有航空母艦,炫耀心態,不遑多樣。新泰王的行為,不過繼承了國家傳統罷了。

在1930年代,時任泰國陸軍副總司令、國防部長的頌堪就任泰國首相,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可謂今日軍人干政的典型。頌堪是意大利墨索里尼的崇拜者,治下的泰國日益法西斯化,不僅實施軍政獨裁,還通過教育、文化宣傳等方式,大興民族主義。

日本在東亞、東南亞戰場發動全面攻勢前夕,泰國對外宣稱保持中立;日本要求泰方為日軍入侵緬甸、馬來亞提供行軍通道,泰國最初不回應,結果日軍在1941年12月8日進入泰國。泰軍曾稍作抵抗,但迅速妥協,雙方訂立全面合作協議,日本對泰國境內軍事、經濟資源擁有完全使用權。自此,泰國實際成了日本軍事侵略的大後方。

然而,泰國的自主性依然頗高,並非純粹的傀儡國家。例如日本召開「大東亞會議」,頌堪拒絕出席,僅派外交官Wan Waithayakon代表,以強調泰國與汪精衛政權不同。泰國自認與日本是「合作」關係,也要有利所圖,從日本獲得的一大回報,即北方四邦:這區域歷史上曾是暹羅領土,在1909年《英國-暹羅條約》中,英國侵佔了吉打州等四個暹羅南端州份,將之劃入英屬馬來亞。日軍入侵馬來亞後,將四州交還泰國,這在曼谷眼中是「收復失地」,大振民族士氣。泰國在二戰還參與日本侵緬戰爭,乘機侵佔了部分緬甸、寮國、柬埔寨英法殖民地的領土,就像匈牙利等歐洲的納粹附庸國那樣,乘機擴張。

隨著二戰後期軸心國逐漸失勢,頌堪開始疏遠日本,泰國內部和海外泰人反日、反頌堪的抵抗運動,也日益壯大。這其實是泰國朝野「兩邊下注」的智慧,一如印度國父之一的保斯雖然與日本合作,但今天依然被印度人歌頌。頌堪曾要向英美宣戰,泰國駐美國大使巴莫拒絕遞交戰書,並在華盛頓成立「自由泰人運動」,進行反日鬥爭。「自由泰人運動」與泰國境內的抵抗組織合作,也得到華盛頓認可,泰國政府在美國的資金,就被歸入「自由泰人運動」名下,免去被充公厄運。1944年,自由泰人運動發動政變,推翻頌堪,戰後宣佈頌堪政權與日本訂立的盟約皆屬非法,拒絕泰國作為「軸心國戰敗方」的身份,正如法國沒有因為維希政權的存在,而成為戰敗國。

當然,除了單純撇清關係,二戰後由文官執政的泰國政府,也對同盟國做出了相當補償,包括歸還二戰期間侵佔的所有領土。只是戰後泰國政府的立場,與頌堪激發的泰民族主義情緒相悖,大大削弱了文官在泰國的聲望和影響力,軍方更尤其不滿。流亡的拉瑪八世在1945年回國繼位,卻迅速死於非命,後來軍方再發動政變,這些都與二戰中各方勢力的角力有關。借古至今,新泰王面對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外國勢力,自己又是白璧無瑕的對立面,種種非常手段,只怕陸續有來。至於代表泰國兩邊下注的另一人,自然是深獲民心的詩琳通公主了。

小詞典:馬來四邦(Si Rat Malai)

馬來西亞與泰國接壤處的吉打州、玻璃市州、吉蘭州、登嘉樓州的統稱。這一區域歷史上本屬暹羅王國,但暹羅為了捍衛獨立,向英殖民者妥協,在1909年將該地區割讓給英屬馬來亞。二戰中日本侵佔馬來半島,將這一地區「歸還」泰國,戰後泰國再次將四州割讓給馬來亞,後成為馬來西亞領土至今。

信報財經新聞

Comments

salt water

都是上任王積下來的印象吧。

K小白

同佢父親有比較 條友個底又花 不過每任泰王都好叻做“牆頭草”,有實權又有錢 但唔知現任呢位有無咁嘅智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