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關於「左」、「右」的定義,除了日前談及的政治、意識形態面向,自然還有經濟面向。

右翼經濟,泛指大市場、小政府,背後隱含對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的尊重。

左翼經濟,泛指大政府、市場監管,通常延伸至福利社會,或隱含對集體主義某程度的認同;到了極致,就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由於左翼經濟著重的是相對公平的結果,對怎樣達到這個結果的過程,態度往往相對彈性。

右翼經濟則強調個人上進、能力如何通過公平的程序,達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過程的規範相對透明,但結論往往造就利益的高度集中。

然而自從冷戰終結,全球一度相信「第三條道路」,也就是調和「左」和「右」的經濟路線。例如貝理雅時代的英國「新工黨」,揚棄了數十年來工會主導的模式,大幅度接受市場經濟,一度定義了全球化時代的新規範。同期的美國總統克林頓,也是希望在兩黨政治之上扮演超然角色,一時間,全球都鐘擺向「中間路線」。

但自從特朗普崛起,全球化的假定再次受到挑戰,「第三條道路」迅速崩潰。但取而代之的,卻是再次更新的「左」「右」定義,明天再述。

Comments

Queenie

Donald Tsang 08年施政報告都有提「第三條道路」,不過好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