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日本NHK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打算以健康理由辭職。消息傳出後,日本股票市場反應強烈,畢竟安倍是日本明治維新以來在位最長的首相,2012年底上任至今,市場擔心重新回到「一年一首相」的時代,也是情理之中。

日本雖然是經濟大國,但在國際關係理論框架中,受到制約極多,自主性反而不及一些中型國家,除了軍事上受制於和平憲法、經濟上受制於美日廣場協定後遺症,近年對中國逐漸構成結構性依賴,國民也因為承平太久失去創造性、乃至生殖意慾,這都令日本無論由誰掌舵,都予人暮氣沉沉的感覺。加上日本文化講求委婉,國際上近年又鮮有大動作,不少日本青年都覺得政治與自己無關,「反正都是不外如是」。

在這些局限下,其實安倍晉三已經算是大有為。雖然他目前民望是就任8年來最低,但他起碼嘗試過不少結構性改革。例如「安倍經濟學」的所謂三支箭,就是量化寬鬆、大興土木搞基建、借貸予國民消費,可算是「美國模式」+「中國模式」的結合。然後又推出「安倍經濟學2.0」的三支新箭,正視人口老化問題,希望提高養老福利去釋放青年勞動力、鼓勵生育、放寬移民門檻,都是為了對症下藥。雖然一般人似乎感受不到太大分別,但這裏總算已經觸及好些日本的禁忌(例如移民政策),可見安倍也是進取的。

他出生於政治世家,從小到大的心願就是令日本「普通國家化」,也就是掙脫和平憲法的枷鎖,相信修憲一直未成功,會是他一生人的最大遺憾。但即使如此,日本在他任內已經不知不覺的加強了軍事能力和彈性,例如2015年通過「安全保障關聯法」,加強行使「集體自衛權」,讓日本自衛隊可以主動出擊支援盟友,已經部份達到目標,這對一旦出現台海衝突,也有一定「關聯」。日本名義上不能有航空母艦,其實海上自衛隊的「直升機護衛艦」已經是變相航母,安倍治下的日本擴充到有4艘,起碼比中國的航母先進。

日本不能以超級大國面貌示人,除了是夾在中美兩個真大國中間,部份也是國民失去向心力所致。例如對中國,安倍早期非常強硬,後期則非常溫馴,對港區國安法一類問題的克制反應,足為典型。難怪安倍上台時,中國把他當作軍國主義復辟份子,現在卻視之為「中國人民老朋友」。安倍本來以為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是日本民族主義復興的契機,連帶之後推動正式修憲,也會事半功倍,想不到卻因為一場武漢肺炎,令奧運也要延期,一切經濟、政治大計都要泡湯,更令自己民望急挫。也許預視了在可見將來,一生宏願都未能成功,反正已成為了在位最長首相,是時候知所進退,亦是人之常情。

假如安倍辭職,短期內,副首相麻生太郎扶正,應屬大熱。麻生太郎本人也曾任首相,現在任足副首相8年,可算能屈能伸,假如扶正,除了繼承安倍政策,自然也要回應大時代。假如拜登當選美國總統,TPP重新出發幾屬必然,屆時日本也會有更多區域角色扮演,對中國的依賴應有所減少。麻生對台灣相對友好,一旦出現台海衝突,日本會否有出人意料的態度,也是北京急於研判的。他的動漫迷身份更是深入民心,至今保持每週「閱讀」20本漫畫的習慣,「成就」比香港某位前局長更驚人,這方面的日本軟實力,卻是有福了。

Comments

Jenny Tung

Thanks so much Prof. Shen for your timely comments! Huge news in Japan which made my afternoon occupied by all TV live news in Tokyo. Personally and local news also think Vice PM Aso could be one of those four / five candidates. LDP will elect one as soon as possible.

James Lo

好快!

Ming Choi

Very timely indeed. Thanks for your comments. Still remember Abe was among first leaders to visit Trump at Trump Tower even before Trump officially entered White House.

Ben

錯字,安保辭職

Elaine Yip

安倍是一位明智的人。

CHAN Jacky

但係麻生已經79歲,咁大年紀會唔會唔接任?

Jonathan

Aso is probably too old, no? How about Suga or Ishiba?

Steelhead

Very timely update. Thank you!

Chak Yin

Thanks!!

Napoléon

一睇到落台,就知係喜訊 好彩香港有周庭呢個動漫迷政治人物 connect晒日本班宅宅

Anonymous

日本民族性和social norms 很強,例如職場潛規則要排隊生子,避免影響到人,甚至我聽講過日本簽建築合約可以短至幾頁紙(相對香港至少幾百頁紙每個字都要定義清楚)就是因為social norms 已經能夠消除大部分合約定義不清楚的問題。好處當然是整個民族會同心達至同一個目標(例如2戰打仗)同埋會運作得有效率(上面提到生子會考慮對職場影響,social norms 幫助定義合約等等),但壞處是這一類social norms 通常十分rigid,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改變,導致日本在廣場協定後一路都找不到新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