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在可見將來,「香港歷史詮釋權」肯定是一場論爭,這時候重讀徐承恩師兄的《城邦舊事》,和其中介紹的12本香港歷史著作,也是別有體會。無論我們怎樣看香港的「本土史觀」,都可以仔細思考這一家之言,內裏總有得著。以下是個人閱讀筆記和隨想:

書一:華南海盜與香港史前史

  • 香港被英國管治前,已經有自己的歷史,人民有明顯海洋屬性,被中原排斥、追逐短期利益,善於營商,靈活多變,identity自成一格
  • 早期香港海盜實力強橫,可作「非國家個體」(NSA) 看待,例如會在廣州、澳門開始商號,也有內部管理模式,甚至捲入越南改朝換代戰爭
  • 香港海盜文化接受外來思潮,自由開放,不太受儒家價值觀約束,供奉兔兒神,更以同性戀行為鞏固向心力(例如張保仔與鄭一),令人想到古希臘軍隊
  • 舞台劇《一水藍天》的海盜,和南北行商人,國際視野遠及東南亞,其實與此一脈相承
  • 香港原住民習慣了和海盜打交道,知道海洋利益和習性,比中國各地提前懂得海洋貿易,對英國進駐比較容易習慣,乃至主動帶路,成了第一代香港精英

書二:耶教東傳與香港本土精英

  • 基督教教會學校造就了香港買辦階層,廣東海關亦爭相聘用,成了一個旋轉門(例如何東),當時窮人通過教會學校得到upward mobility的效果非常明顯
  • 早期華人基督徒就像早期基督徒,屬於社會邊緣人,反而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 教會理論上在香港的「管治」,依然是一個半獨立實體(並可聯繫到其他威權地方教會的角色)
  • 香港教會學校和南洋教會學校關係密切,令香港早期教會學校學生已經有到姊妹學校的出國經歷,充滿國際視野,香港--南洋也是一個經濟體
  • 洋務運動等的國際思潮,不少由香港的教會學校畢業生引進
  • 香港華人一方面有中國文化底蘊,另一方面強調西學,成了香港identity源流之一
  • 華人基督徒習慣內部通婚,造就了幾大家族壟斷香港高等華人社會的歷史

書三:本土意識百年史

  • 英國殖民香港作為商港,缺少了典型殖民地的奴役,一般香港人對英國沒有民族大義的恨意,反而覺得英國管治下比中國其他地方文明,產生了相對優越感
  • 英國第一批港督大舉對「帶路」的香港人給予土地擁有權作為酬庸,造就了第一批雞犬升天的地主
  • 太平天國戰爭期間,大批南方商人來到香港避難,是為南北行之起源
  • 美國南北戰爭後,以華工取代黑奴,香港成為中樞地,同時也吸引了大量匯款(參考濱下武志)
  • 香港早期商人已懂得韋小寶技術:在英國人面前強調在中國大陸的人脈,在廣東官員面前誇大在香港的影響力和與洋人溝通的能力
  • 華商倣傚英國人習慣結社,例如中華遊樂會、南華會,成了本土經濟意識的開端
  • 早期香港精英有心救國,但相信效法西方制度才是王道,此與中國精英有根本分別,例如何啟,並開始定義以香港為家的人(多為精英) Vs 打算回大陸落葉歸根的人(此所以英國一度只開放投票權予歸化英籍的香港華人精英,認為其他低下階層都是容易忠於中國,這也逐漸成為中國內地學者書寫香港歷史的觀點:大多數香港人都是愛國華人,但其實與現實未必相符)
  • 省港大罷工中,華人精英自發支持香港政府維持秩序,組織民團(類似黃絲)對抗強迫工人罷工的工會民團(類似藍絲)

書四:香港政治的治亂興衰

  • 英屬香港四次認受性危機:1840s(大政府 Vs 小政府英商管治);1890s(鼠疫後英國精英爭取英人內部民主化);1960s(六七暴動及華人爭取民主化);1980s(香港前途問題)
  • 每次認受性危機,都會採取行政吸納一類政策、加上派發福利改善民生,令局面得以維持,知道另一批由下而上挑戰這批已被吸納為既得利益集團的新精英

書六:華人自治組織的社會資本

  • 東華東院曾是香港華人權力核心,儼然「影子議會」,負責判決華人內部事務,甚至擁有半外交權(負責華人勞工到海外前的vetting)
  • 港英擔心東華尾大不掉,開始整頓、分化、另起爐灶、削權
  • 中法戰爭期間,兩廣總督張之洞動員香港華人反法,出現罷工、暴動,就是通過東華精英

書七:香港階級鬥爭史

  • 日本侵華、中共建政,斷絕了香港華工的後路,令他們成為「本土工人」,階級意識也比從前尖銳。由於華工一早有了捍衛自身利益、沒有後路的思維,基層本土意識不應在八十年代才開始出現,而是應該早就有之。

書八:香港精英與廣東自治

  • 八國聯軍之戰期間的東南互補,港督卜力力主李鴻章「獨立」,革命黨人支持,香港華人精英均積極參與(例如何啟,似希望擁戴),李鴻章也曾與卜力見面,計劃只是倫敦總部拒絕而功敗垂成
  • 孫中山攻擊廣東商團事件,大量廣東商人事敗後到香港避難,香港華商從此失去對廣東的影響力,到了省港大罷工,香港商界領袖更堅定站在港英一邊、對抗國民黨左派支持的工會,成了「精英本土主義」的開端

書九:錯失了的民主契機

  • 楊慕琦計劃本來是香港民主化契機,甚至已在電台公佈,目的自然是加強認受來維繫港英管治(暗示他也知道戰前港英管治並不太得一般民心);只是繼任人葛量洪和香港精英既得利益集團已成一整體,認為反正不可能爭取華人民族主義者真心支持,不如專注扶植精英(像在其他殖民地以夷制夷),改善一些民生,才符合英國利益;加上國共內戰、冷戰形勢急變,民主化才不了了之

書十:香港本土的保守面向

  • 劉兆佳強調香港社會保守、不關心政治、功利短視、並以七八十年代的低投票率和社會參與率為佐證,這見解延續至其今天對香港的判斷
  • 文化原因是香港作為「低度整合社會」,難民心態只信任家庭、不信任也沒有興趣參加政府,信任家庭也只是功利地作為經濟依靠,自然沒有意識要集體改變社會,官民保持距離,加上香港領袖不是儒家讀書人,令這種逐利心態更不受制約
  • 這保守勢力長期佔據香港民意30%,而力主改革的勢力則是近年才持續上升到20-30%,令社會逐步撕裂,形成今天的藍絲、黃絲(即必須承認,就是沒有中國因素,「藍絲」也是香港本土力量的中堅份子)
  • 靠自身努力、不信任政府,但希望有穩定的政治環境,渴望有權威出現,這其實也是「獅子山下精神」;由於渴望穩定、但有無力感,變成迴避政治的香港傳統

書十一:本土抗爭

  • 昔日港英控制政治參與極嚴,官方投票率自然低,但表面上非政治化的民間結社蓬勃,反映政治參與度並不如劉兆佳選擇性數據論證那麼低
  • 保釣運動激起港人第一波抗爭意識,關鍵是引起警暴,才激起民憤(比較2019年警暴與「送頭」策略邏輯)
  • 國粹派 Vs 社會派,社會派師承反共南來文人,有強烈大中華意識但不信任中共,影響了一代香港民間領袖

書十二:民主回歸論的期望與失落

  • 革新會挑戰港英獨裁曾有總要角色,其領袖胡百全律師即黃夏蕙情夫
  • 中英聯合聲明的民主、選舉、問責等字眼,多是英國用來convince香港精英,但其實心知肚明其模糊性和不設實際
  • 民主黨由激進抗爭轉型為跨階層全民政黨,縱然意識到民主回歸論已失敗,也失去抗爭意志
  • 承接劉兆佳理論、林蔚文補充,香港人支持民主、但不願犧牲付出,造就了今天困局

Files

Comments

Napoléon

消失了的「書五」......

Napoléon

閱讀香港歷史,就會明白政權如何利用片面嘅歷史製造犬儒心態、無力感 如只塑造出「從不關心同參與政治嘅香港人」,而忽略20萬人(三分一人口)嘅省港大罷工,以至反廿三條等本土抗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