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9. Jacky 這次是沒有拿捏好上述分寸,但究竟為甚麼?Root cause 在哪裏?為甚麼會選擇不談一個話題,但又因為網民壓力,而解釋為甚麼不談一個話題,最後反而要自己深深捲入那個話題而道歉?他是很聰明的人,一般情況下,不可能如此。而答案自然不是因為他不及我。他對網絡世界的認知、經驗,比我要多很多,做節目的可聽性,也比不喜歡講話的我高很多。

然而,諷刺的是,precisely 正因如此,當局者迷。他作為每一刻都很留意網絡留言、網絡熱話的人,就比我容易受到壓力、受到情緒掀動,有時候,就容易以偏概全。例如看見一些對人不對事的留言,就會條件發射的,厭惡整個議題本身。他感到煩厭的,並非對某個議題,其實是以某種方式存在於網絡上的人,結果,就連認真討論的朋友也一併標籤了。這是這犯了見樹不見林的毛病。

如果一刀切,因為存在泥濘,而否定議題的重要性,就是本末倒置了。理性上,大家都知道。但感性上呢?

作為朋友,平日我們很少談甚麼人生大道理。如果整天這樣談,很累。但看見他這樣,我會關心、並且擔心:為甚麼他會受到這些影響情緒?歸根究底,我認為,是因為他暫時未有凌駕演算法的能力,而且還被演算法反過來,建構自己在現實世界的社交圈子。

這種感覺,我覺得很不好受,in my jargon,it's kind of 奪舍。

10. 其實,很多朋友都知道網絡生態的問題,但同時又不能自拔,以為可以兩全其美。這是不智的。怎可能一方面說很不喜歡網絡世界的是是非非,同一時候,又很重視點擊率、在意每一個零成本的留言,而又嘗試和所有廣義的「KOL」稱兄道弟?「我全都要」,不可能的。

如果可以,那邏輯上,我們此刻又何須離開香港?

演算法主導的互聯網,產生了很多問題,這方面就真的屬於國際關係範疇,我在2019年前,已經談過很多次,有興趣的朋友總會找到。由於電腦程式無論多麼複雜都好,都是由0與1的binary 開始,這個演算法的世界,基本上最符合共產黨的世界觀:一切鬥爭,非黑即白,方便派發。

如果我們不喜歡習近平的鬥爭觀,更應該警惕,每一個人都是立體的,不可能像共產黨批鬥那樣,要麼一貫正確、是一個聖人,要麼就一無是處,但演算法喜歡這樣。希特拉可以私德很好,舒特拉本來私德很差,那又如何?

這樣的演算法不會容許交流和溝通,只會容許兩極硬化的回音壁效應(echo chamber effect)。如果我們不人為調節演算法,自己就會變成演算法的奴隸。

11. 在現實世界,過猶不及,物極必反。網絡世界,何嘗不是?

任何題目、任何立場,本來就算多麼有建設性的討論,只要過了臨界點,一旦很容易變得盲目、情緒主導,自然會反過來,反噬這個本身很值得討論的題目,令相當數目本來很關注這個題目的人感到厭煩,或因為討論變得越來越偏泥濘,而產生反效果。

這樣的例子有如恆河沙數。我不談香港例子,談國際:例如美國大選。

對北京而言,最好就是特朗普、拜登的支持者,都要狂熱到你死我亡的文革式思維,鬥爭、鬥爭、再鬥爭,那樣才會discredit 所有價值觀為虛無。而共產主義第一條,就是不相信任何價值觀,只相信唯物論。很多人經常,說這樣的立場是中共網軍、或相反的立場才是中共網軍。其實,「網軍」是不會有、也不用有任何立場偏好的,只要令討論的對立立場方各自走向極端,將有關制度、規範、價值的公信力摧毀,就已經達到對美國對手的最大利益效果。

這些實在說過太多,就先不再說。

問題是,根據演算法,最後通常都是劣幣驅逐良幣,因為演算法是binary的。

如果自己不加調節,讓這樣的演算法主導自己的資訊接受,固然後果嚴重。如果這樣的演算法還要主宰自己得 content provision,又會有甚麼後果?

*文章連載後,會先參考大家意見,再於週日聲音對公眾分享一次。如果大家有任何建議,請隨便告知,謝謝。

Files

Comments

Elaine Yip

明白沈教授的用心良苦, 尤其是「網軍」 那段的擔憂 ~

Franco Ng

六之4A 之後沒有再見新post. 是我的subscribe的tier 不再entitled 睇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