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深度評 🇷🇺】 ISIS-K 襲擊俄羅斯,反映美國成功從中東抽身? (Patreon)
Content
俄羅斯莫斯科歌劇院的恐怖襲擊,如果兇手真的是 ISIS-K,在國際關係的訊息量其實很大。
ISIS-K 的大本營是阿富汗,在親西方阿富汗民選政府依然在位的時候,就和塔利班競爭在激進宗教「市場」的影響力,美國也似乎一度有意讓他們互相牽制。但自從阿富汗變天,塔利班回朝,真正能夠「制約」塔利班的,卻已經是ISIS-K。換句話說,他們是直接競爭對手。
塔利班的宗教定位是激進遜尼派,種族構成則以普什圖族人為主,與巴基斯坦塔利班、乃至巴基斯坦軍政府都關係密切。然而外交上,塔利班現在的主要同路人,明顯是俄羅斯-中國-伊朗這個「邪惡軸心」或「抵抗軸心」集團,雖然他們的意識形態南轅北轍。
自從美軍撤離阿富汗、伊拉克,在區內的直接軍事存在已經大幅度下降,這個戰略真空,不經不覺間,表面上,已經被區內兩大強權伊朗、沙特取代。但實際上,背後自然還有更大的玩家。伊朗以俄羅斯、中國為後盾,但沙特同樣也和俄羅斯、中國關係密切,王儲MBS 不斷打中俄牌,去與美國討價還價。慢慢下來,昔日美國的最高仲裁者角色,已經轉移了不少到俄中伊陣營。
俄羅斯雖然要專注烏克蘭戰爭,但在戰爭期間,卻強化了和這個軸心國陣營的聯繫。普京大力支持的敘利亞阿薩德政權戰勝了ISIS,之後阿薩德投桃報李,提供了大量雇傭兵在烏克蘭作戰;伊朗作為什葉派龍頭,同樣是ISIS的頭號目標,卻為俄羅斯提供了無人機兵團直接參戰。如果代入ISIS-K 的角度,美國早已不是直接對手,力所能及的範圍,真正的 big boss 已經變成俄羅斯。
此所以 ISIS-K 近年的襲擊目標,都是伊朗、阿富汗、乃至這次的俄羅斯,而不是尋找西方代理人。一來西方在區內的戰略存在已經不多,二來襲擊俄中伊陣營,才可以直接競爭激進勢力的資源、人力和道德「高地」。例如敘利亞的僱傭兵要不是被俄羅斯招募,昔日很可能就是ISIS的新血來源。發展下去,會怎樣?
美國近年很不希望在全球所有地方都擔任世界警察角色,特別希望從中東抽身,原因之一,就是覺得宗教狂熱份子很難纏,而且會連累本國國民的人身安全。如果這些激進份子從此改以「邪惡軸心」陣營為「主要矛盾」,對美國而言,卻是放下一半心頭大石。
諷刺的是,對這類極權國家而言,恐怖襲擊的影響遠不及民主國家。畢竟他們不用理會民意,而且可以發揮「喪事當喜事辦」的「舉國體制」,將責任轉嫁給那一刻的主要敵人,然後用來做藉口,強化目前的政策。俄羅斯境內每次有恐怖襲擊,政府都會 spin 向自己需要的方向,例如這次的烏克蘭;中國境內每次有恐襲,自然都是政府宣傳「國家安全」、打擊「X獨勢力」的大外宣出動時機。
在人類的角度,這類恐怖襲擊自然絕不能接受。但在國際關係角度,諷刺的是,這次襲擊居然不似有任何一個明顯輸家。會否陸續有來?
純粹邏輯推論,恐怕答案是肯定的。
▶️ 俄羅斯歌劇院大恐襲過百人死亡:所為何事?誰是真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vIr3CAL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