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上集為大家介紹了五間曇花一現的時裝店過江龍,今次就為大家介紹五間本地薑。

1)BSX



第一個要介紹的品牌,是佐丹奴旗下的BSX。若果連同其前身一併計算,其實品牌已在香港經營了超過二十年。




BSX原名Blue Star Exchange,在1999年創立。品牌初時以優閒服飾為主,當年的競爭對手包括bossini、Baleno 、縱橫二千旗下的U2等。

全盛時期,Blue Star Exchange 在各區均有分店,包括東涌東薈城及大埔超級城等。

品牌在2007年更名為BSX,而旗下貨品亦由以往走消閒服裝路線,改為走型格路線,近似對手I.T. 旗下izzue 及 :CHOCOOLATE。

從官方網頁中透露,BSX品牌著重勇氣及公義之價值的青年時裝品牌,主張敢作敢為,打著「VICTORY OR NOTHING」旗號,似乎難以在今日的香港市場走下去。

不過,筆者相信,品牌在2007年改變路線,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日本快速時裝店UNIQLO 在2005年登陸香港,快速地搶佔市場,削弱了Blue Star Exchange的競爭力。

最後一間BSX獨立分店位於油塘大本型,在2021年7月結束營業後,由佐丹奴遷入原址,而品牌在港的社交媒體亦已停止更新。

網上資料顯示位於天水圍+WOO嘉湖二期,仍有一間設於佐丹奴內的BSX店中店。至於台灣方面,則仍有多間BSX獨立分店及位於佐丹奴內的店中店。


2)Madico



知道大一時裝的話,相信你也有點年紀了。大一時裝在網上的資料不多,從公司注册紀錄得知,公司早於1973年已經創立。在公共屋邨的商場中,大一是隨處可見,曾經在沙田禾輋、大埔太和、天水圍天耀、秀茂坪等商場都設有分店。

大一雖然以售賣平價服飾見稱,卻曾經在電視賣廣告,更請來柏安妮作為代言人。

https://youtu.be/rsudGtmEjp8

https://youtu.be/t7MCal2vBFk

大一的廉價形象,就像美琪鞋店般深入民心,就算品牌的英文名字從First Class 改為Madico,亦無補於事。

翻查網友O2 的巡視紀錄,Madico 從2014年起已絕跡於各大商場。




不過,原來大一公司並未有完全放棄服裝市場。在2009年,大一推出年輕品牌MDX,而其目標受眾就是以年輕人為主。

MDX更曾經在2016年,和香港足球總會合作推出香港足球代表隊的紀念品,不過從這個合作關係中,也能夠看到MDX和時下年輕人的喜好上的差異。

品牌曾經在上水彩園、天水圍天耀、T Town、藍田啟田等商場設店,不過至今僅餘油塘大本型一家分店。在黃頁上,MDX油塘店的電話號碼仍然是標示為大一時裝。

從官方Facebook 中透露,MDX會在2022年以全新形象示人,不過相信MDX 該思考的,是品牌應否繼續走年輕人的路線?


3)Hang Ten




不知道大家對Hang Ten有沒有印象?翻查資料,Hang Ten是六十年代在美國起家的衝浪品牌,和近年品牌的休閑形象大相逕庭。

Hang Ten 現時由馮氏集團旗下Branded Lifestyle 持有,是利豐集團在2011年以27億元港幣從YGM收購。

Hang Ten在台灣及南韓市場都發展得不錯,在台灣更設有過百間分店。不過,Hang Ten 在港的業務一直欠競爭力,品牌曾經在觀塘等地設店,在2021年結業前僅餘位於北角、沙田禾輋及天水圍三間分店,至今已全數結業。




Branded Lifestyle 此前亦在港代理加拿大服裝品牌Roots,其位於海港城分店亦已結業。

4)Theme




談到九十年代風靡一時的時裝品牌,必須要談到Theme。Theme 由三商行前主席賴雁浪創立,公司在1994年上市,更曾經在沙田新城市廣場一期承租巨舖。

賴雁浪在2006年接受信報訪問時透露,當時向新鴻基需要繳交達三十萬元月租,但仍然被指交租少過周大福。

Theme 走上結業這條路,和其他時裝店如ESPRIT經營不善的原因不同。賴雁浪和當年的風頭躉,八佰伴總裁和田一夫一樣,都是敗在貪心和亞洲金融風暴上。

賴雁浪在1997年以超過三億作價向光大集團的前身明輝集團,購入英保良百貨及超市的新加坡業務,想藉此染指海外業務,怎料就此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一場亞洲金融風暴,令三商行市值暴跌,他最終亦在二千年宣佈破產,Theme的傳奇亦告一段落。


5)22nd Avenue




22nd Avenue 應該是今日介紹的時裝店中,規模最細的一間,因為從開幕到結業,都只有位於奧海城二期的一間分店。

22nd Avenue 為先施百貨旗下走年青路線的獨立時裝店,佔地二千平方呎,在2011年10月開業。根據當年的年報所講,22nd Avenue 的定位是以三十歲的人士為主,產品主要來自歐洲。

時任行政總裁馬景煊因為中環店被迫遷而大刀闊斧,除了銳意將品牌年青化而開設這間時裝店外,在2012年更一口氣承租旺角瓊華中心及與屈臣氏集團在油塘開設聯乘店SU-PA-DE-PA。

往後的發展相信大家也略知一二。試想想,哪一位OL會在這間不知名品牌的時裝店購物?如果想買歐洲品牌的產品,為何不選擇快速時裝品牌如H&M、cos或ZARA?

最終品牌仍能夠撐至三年租約期滿,於2014年11月結業。

油塘 SU-PA-DE-PA結業 先施的中資時代 


今天介紹的五間時裝店,又有沒有哪一間是大家覺得可惜?




時裝店在疫情下缺乏人流,相信還要一段時間才有望走出谷底。當走民生路線的Maple,亦開始售賣快速病毒測試套裝的時候,也許最重要的是自救。

Files

Comments

Wai wai man

Theme當年真係好厲害,係其他幾個品牌都不及

Anonymous

另外諗起uright